黑暗出行
志愿者体验盲人出行不易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目前,滁州市现有持证残疾人11.2万人,其中,全市视力残疾人达1.17万人。如果有一天,你失去光明会怎么样?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视力残疾人的励志故事。视力残疾人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出行方便吗?日前,本刊记者走近盲人,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带着“黑暗出行体验”这一主题,邀请了三位青年志愿者,让作为健视者的他们参与体验盲人的生活。
此次体验活动通过模拟盲人过马路、乘公交及走盲道三个项目,从而增进对盲人的理解和尊重,更能明白盲人的难处。在了解清楚体验项目和规则后,记者与三名志愿者走上街头做起了实验。
A过马路
盲人需要多点耐心和帮助
首先来到滁州学院南校区门口的丰乐大道路边上,志愿者小储戴上眼罩,拄着临时充当盲杖的晾衣棍在地上摸索,靠耳朵判断红绿灯。“戴上眼罩的一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了,特别无助和恐惧。”小储站在十字路口,在记者的提示下方才战战兢兢地迈开步伐。
记者观察到这条人行横道长度大约20米左右,绿灯秒数在30秒上下,红灯秒数长达43秒,且该路段的人行横道信号灯并无语音提示。“好像变得不会走路了,根本迈不开步,即便知道身边有人在保护自己的安全,可是听到耳边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还是会害怕。”志愿者小储同学这样对记者说道。在行走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刚刚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人行道上的绿灯跳转为红灯。这时候并排等候的车辆不约而同地鸣笛催促,小储更加慌张,走得更慢了。另外两名志愿者不得不挥动手臂示意车辆稍候,可收效微乎其微。
在慌乱和催促声中,小储同学艰难地完成了第一个项目。“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特别是过一半的时候被催。个别绿灯只有二三十秒,人行道却很长,我们正常人都要紧赶慢赶地才能过,那些身体不便的残障人士和行动缓慢的盲人可怎么办啊?”细心的小储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志愿者小储蒙眼体验盲人过马路。
?志愿者小陶蒙眼体验盲人等公交。
B乘公交
克服超出常人想象的困难
众所周知,乘坐公交车出行是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对于盲人来说,在乘坐公交车时往往会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
志愿者小陶参与体验了盲人上公交。戴上了事先准备好的黑色眼罩,手持晾衣棍,在公交站台候车的小陶却觉得举步维艰。等待五分钟左右后,有几辆公交车接连到站,站台广告牌的音量盖过了报站的声音,小陶不确定自己要乘的车是否到站,不得不向候车的市民求助,“请问这是几路啊,师傅?”在得到答复后,小陶用棍子在站台上摸索,颤颤巍巍地上了公交车。
体验一站后,下站也着实费了一番周折。“盲人乘公交的难度太大了,不但要靠耳朵注意听公交站报站,还要在几辆公交车集中到站的时候,及时询问身边的乘客,以免乘错车。”
走近盲人
感受盲人的艰难和自强不息
盲人的生存状态究竟怎么样?记者带你近距离接触盲人,倾听他们的心声。
现年71岁的老党员童太享老先生居住在滁城西涧花园。据了解,童老先生还是一位孤寡老人,因家族遗传病,失明已经三十多年了。眼前的童老先生头发花白,一身衣服干净整洁,虽眼睛看不见,但精神矍铄。提及失明给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哪些困难的时候,童老先生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不论是出门买东西,还是在小区里遛弯,不是好不容易出去了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是被磕得青一块紫一块。常常是由好心人把自己送回了家。谈到市残联和琅琊区残联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童老先生显得尤为激动。“在他们的关怀和照顾下,我的推拿馆得以顺利开张,让我每个月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生活上他们经常带盲杖、盲人手表等物品来看我,还组织了志愿者在节假日里陪伴我,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您这么大年纪每天还在工作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童老先生这样回答,趁着身体硬朗,不给社会添麻烦,并尽自己的努力去回馈社会。比如自己的推拿馆对于凡是超过60周岁的老年人来诊疗不收取费用的这一做法已坚持两年多了。
同日,记者在北门东后街社区见到了“社区名人”张可可。有着像女孩名字一样的张可可,原来是位人高马大的稳重汉子。张可可告诉记者,自己现年36岁,先天失明,经营“阳光推拿”馆已有12个年头了,目前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完全能养活自己。家庭成员有母亲、弟弟和自己三人。早年离家求学的经历让张可可在独立生活上已不成什么问题。他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学收发微信的技能,还现场查询了网购的物流信息。平日与人沟通交流也很顺利,年轻人喜欢的新鲜事物他都愿意尝试。这都得益于张可可的天性乐观、勤学好问。平时除了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外,也喜欢没事听听音乐、上上网。采访的最后,张可可还和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希望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找到另一半,早日成家。
C走盲道
比正常人速度慢了好几倍
盲道是专门帮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设施,那么在盲道上行走的盲人是否就安全并顺利呢?志愿者小张体验了一把。
戴着眼罩的小张在盲道上小心翼翼地前进。没想到短短1000米左右的路程,便遇到几处盲道被车辆占用的现象,还花去了近半小时的时间,比常人的速度慢了好几倍。
摘下眼罩完成体验的小张指着地面上的一段盲道告诉记者,“通过体验盲人走盲道,我发现城市盲道存在被占用的问题,而且城市盲道过于陈旧,脚底的触感不明显,很容易误导盲人。”“如果这次不是亲身体验,我们确实没办法真切感受盲人生活的不易。”三名志愿者纷纷表示,此次的盲人体验活动让自己对盲人和盲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但会更加理解和尊重盲人,还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
关爱盲人
营造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氛围
据悉,包括肢体、精神、智力或感官有长期损伤的人,这些损伤与各种障碍相互作用,可能阻碍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被释义为残疾人。 为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1992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长期以来,滁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市残联以完成各项惠残民生工程和落实残疾人帮扶政策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据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工作将加强残疾康复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也积极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尊重并理解身边的残疾人,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努力共同营造全社会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残疾人过上好日子。
(见习记者 汤珏文/图)
新闻推荐
滁政办〔2017〕7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
滁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滁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