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精准施策
助力残疾人就业脱贫
今年以来,市残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精准聚焦、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助力残疾人就学就业,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精准教育助发展
一是开展残疾儿童少年促学行动。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对适龄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一人一案”攻坚行动,采取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安置一批、到特殊教育学校上学保障一批、送教上门解决一批。二是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在巩固滁州市原有4所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建立滁州市残疾人特殊教育中专学校。三是组织开展扫盲行动。结合产业扶贫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好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行动,加快脱盲脱贫。四是为残疾高考生提供高考便利。联合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局对参加高考且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提供放大字、提前进场、延长考试时间、免听英语听力测试等高考便利。五是对贫困残疾学生进行教育资助。在国家和省对残疾大学生、研究生每学年教育救助1500至2500元基础上,滁州市制定了残疾中学生每学年1000至2000元教育救助政策和新录取残疾大学新生一次性5000元教育救助政策,各县制定了残疾小学生每学年600至1000元教育救助政策,从而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救助链条,为以后就业创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精准培训助就业
一是抓好层次培训。农村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就业岗前培训等易于组织的,由各县因地制宜开展培训;人员少且县级组织有难度的由市级统一组织培训;需要提升层次,掌握中高级技术的,选送到省残联进行培训。二是抓好特色培训。针对盲人触觉敏感度高、记忆力好、耐心毅力足等特点,开展盲人***培训;针对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弱、时间充裕、场地受限的残疾人,开展手工编织培训;针对不大愿意与人面对面交流、残疾程度较重的残疾人,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等。三是抓好培训管理。为保证残疾人安全和学有所成,对培训班实施24小时封闭式管理,除保证教育教学、食宿生活外,还组织他们开展文体表演、职业道德教育、学长创业分享等内容;为使残疾人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减少因残疾带来的不便,为他们配备了部分专职生活老师,24小时进行陪护。四是抓好培训创建活动。要求市、县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和安徽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现滁州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2个。
精准就业助脱贫
一是鼓励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联合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召开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培训会议,引导和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二是扩大范围帮助残疾人个体创业。在省下达滁州市残疾人个人创业700人的基础上滁州市扩面至1000人,增加资金60万元,对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和就业项目的贫困个体创业残疾人给予资金扶持。三是积极发展阳光大棚等农业设施。为全市70个阳光大棚等农村农业设施,每个提供5000元资金扶持。四是依托基地辐射带动残疾人就业。对于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采取技术、资金、收购、安置等帮扶手段,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给予每个基地1至5万元资金扶持。现建成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残疾人十佳就业基地1个。五是推进盲人按摩业健康发展。市残联连续13年每年举办1期盲人***师培训班,鼓励社会开办盲人推拿按摩诊所,集中安置盲人就业,目前各县均开办2个以上盲人按摩诊所。为符合条件的盲人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提供便利。六是提升自身能力引导残疾人就业。做好用人单位招工登记、残疾人求职登记、求职评估等工作;做好残疾人就业推荐特别是残疾大学生就业推荐工作;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做好残疾人就业回访和跟踪服务工作;鼓励残联系统工作人员参加全国职业指导师考证工作,目前滁州市残联系统有国家职业指导师3人,国家助理职业指导师3人。
2017年,滁州市培训盲人32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088人,为1000名个人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建立阳光大棚农业设施70个,建立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和孵化基地16个,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奖励175人,提供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2800人,为9名残疾高考生提供高考便利,对59名青壮年文盲开展扫盲行动,资助新录取大学新生60余人,资助残疾大学生150余人,资助残疾中学生520余人,资助残疾小学生680余人,选送6名选手参加了省残联组织的第九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其中1人获网页制作第1名,1人获美甲项目第6名,滁州市代表团获“团结协作奖”。
(滁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新闻推荐
晨刊讯2017年国庆、中秋佳节即将到来,昨日,记者从市旅游部门获悉,滁州市将开展系列督查活动,切实做好“两节”旅游安全等各项工作,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创造安全有序的假日旅游环境。据悉,近段时间,由市旅游...
滁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滁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