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是滁州一小学生陆振楠;科学课让他爱上发明创造,希望未来设计出更多作品
高楼发生火灾时,焊死的防盗窗阻断了逃生和救援,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悲剧令人痛心。能不能设计出一款可以逃生的防盗窗呢?滁州一小六年级学生陆振楠创作的“花架逃生防盗窗”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作品被专家誉为高楼火灾的“逃生窗”,近日获得国家级奖励——“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银奖。据悉,陆振楠也是此次小学组安徽参赛选手中获得成绩最好的选手。
“花架逃生防盗窗”长得啥模样?关键时刻是如何发挥逃生作用?小小年纪的陆振楠又是如何爱上发明创造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陆振楠以及他的家人和指导老师进行了专访。
高楼火灾悲剧引发思考 小学生设计出逃生防盗窗
陆振楠家住滁城金叶一村。8月15日下午,记者带着一颗好奇心来到陆振楠的家中,见到了他精心设计的创意作品。乍一看,这个防盗窗与普通的防盗窗差不多,但仔细看发现该防盗窗的底部多了一个滑动式花架,花架上还配了一把锁。
见记者有点看不懂,陆振楠随即热情而又熟练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普通的防盗窗都是封死的,而这个防盗窗既可以封死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打开变成逃生通道。”陆振楠边说边演示起来,“平时锁上,它就能起到防盗窗的作用。紧急情况下打开,花架就会自动滑下来,防盗窗就会随之打开,这样人就可以翻过窗台站到或蹲在花架上躲避火灾等待救援。”记者看到,与市场上生产的防盗窗不一样的是,这个防盗窗确实具有逃生功能。
陆振楠说,这个作品的创作动机来自于现实生活。原来,他之前在电视上看到某地一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防盗窗阻断了逃生和救援,一家两人丧失了性命,给家庭和亲人带来无限的悲痛。“防盗窗要是能打开,也许悲剧就可以避免了。”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爱思考和动手的陆振楠开始琢磨起来,下课时、晚上睡觉前,只要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在想。后来,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科学课老师,并将制作的简易滑动防盗窗模型带给老师看。在老师的指导下,陆振楠随后对原先的设计进行了改善,最终创作出“花架逃生防盗窗”。
陆振楠展示奖牌和获奖证书。
创意作品一路过关斩将 获国家级银奖安徽仅一人
陆振楠的这件作品,是去年滁州一小第三届科技节期间制作的,并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随后又相继在区、市两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崭露头角,于今年4月获得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一名。8月7日至10日,该作品又代表安徽省参加了“第十三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比赛,并在大赛中斩获了小学组银奖。
据悉,“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已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属于国家级奖励。评选对象是18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发明作品,奖项共分为金奖、银奖、铜奖和创意奖四种。本届发明奖吸引了国内外共37支代表队参加,收到参赛作品2935件。比赛共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经过层层选拔,小学组最终胜出作品90件,在这仅存的优秀作品中,又经初评、复评、终评,最终陆振楠的发明作品“花架逃生防盗窗”获得银奖。
此次比赛,小学组金奖共设置10个名额,银奖共设置20个名额,来自安徽省另外两地市的两名小学生均获铜奖。因此,滁州一小学生陆振楠所获的银奖便成为了此次比赛安徽省小学组获得的最高奖项。
据了解,评委专家对这一作品评价是:该作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创新性、可推广性,作品构思独特新颖!
陆振楠在卧室里读书学习。
学校教育点燃创作热情 未来想设计更多实用作品
记者采访了解到,“花架逃生防盗窗”已不是陆振楠的第一件作品了,在他的家中随处可见创意作品的身影,既有自动清洗毛笔机,也有多功能小锤等。“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喜欢上动手创作的,目前已创作了几十件,都是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小作品。”陆振楠说,他对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发现就可能激起他的创作灵感,而一旦有了想法,他就会不停地琢磨,直到完成自己的作品。
陆振楠的爸爸在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妈妈是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职工。爸爸陆凤林告诉记者,他和妻子都没有创作细胞,孩子也不是天生就喜欢“捣鼓”,是滁州一小开设的科学课才让孩子对科学创作产生了兴趣。原来,三年级时陆振楠第一次上科学课,当时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风力车深深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心里也由此种下了科学的种子。此外,作为全市科学学科教学改革试验校,滁州一小每年一届的校园科技节以及开办的科学俱乐部,在校园内营造出浓浓的科技创新氛围,进一步激发了陆振楠的创作热情。
“自从对科学创造产生兴趣后,我发现孩子更加爱动脑了,这是好的品质。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支持他,并希望他在创作中得到不断成长和进步。” 陆凤林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儿子完成创作作品,他曾经跑遍整个天长路去买一个嵌入式开关,也曾为了制作一个模型多次开车到天长请人帮忙。此外,他和妻子还经常带孩子到各地参观科技馆,让孩子感受科学的神奇力量。
今秋新学期,陆振楠就要成为一名初中生了,学习任务也要加重了。但他表示这并不会影响他的科学创作,他会合理安排好时间,继续在自己的科学田地里不断钻研,研究出更多经济实用的小发明。
(实习生陆钰瑶 记者王太新/文 卢志永/图)
陆振楠对花架逃生防盗窗进行操作演示。
陆振楠对自己的小发明进行改进。
新闻推荐
小小“电驴”,“路”在何方? ——聚焦滁城“疯狂的”电动自行车
本报记者戴有胜自7月份起,一场耗时“百日”的城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在滁城“热”起来。这预示着,电动自行车长此以往的“自由散漫”、“无拘无束”,已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必须施以“颜色...
滁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滁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