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明光新闻 > 正文

“村淘”衍生新业态 ——明光市柳巷镇“农村淘宝”便农利农见闻

来源:滁州日报 2017-05-10 08:00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 “村淘”衍生新业态 明光市柳巷镇“农村淘宝”便农利农见闻

本报记者戴有胜 通讯员陈太江

4月27日上午,明光小镇柳巷的街道上一番忙碌景象,正进行着集镇改造。临街的“农村淘宝”店主阚双艳却两耳不闻门外事,一心只做网上活。

兴起不足两年的小小“村淘”,不仅为当地农民卖了农产品、买了日常所需,也为业主带来经济支持。2015年以来,柳巷已发展了14家“农村淘宝”。

如今而立之年的阚双艳,高中毕业后一直未能找到合适工作。时至2015年,她迎来了人生机遇——市里加速电商发展、支持开设“村淘”。这下阚双艳一扫心中茫然,赶紧报名备考,最终以优异成绩胜出,取得“村淘”开办资格。

2015年9月26日,柳巷村首家“农村淘宝”店如期挂牌。这让阚双艳激动良久,“毕竟全程免费,市里买单培训电脑知识、操作流程、购销业务,帮助租赁店铺还交了年租,义务配置电脑,报销宽带费。”可以说,她只捧了“人场”。

别小看这爿小店,它像一条鲶鱼,搅活了乡村市场。“农村淘宝”的功能,一是卖,二是买。而与之息息相关的就是当地农民。

有的农民种了点农产,收获后不想在集市上“游击”零售,于是就背到阚双艳这儿,托个低价交由处理。阚双艳说,“产品送来后,拍个照,贴个牌,挂上网。一旦有求购,随时交易。收货后,通知对方结账。”

李大爷去年种了几分地的明光绿豆,量不大,要是拿到市场卖耗时费力。他说:“交给小艳子卖,省心放心。”像李大爷一样,还有几户把黄豆、紫薯等送来线上销售。虽说,这尚未形成“大气候”,可对于农村电商而言,已是良好开端、稳妥起步,同时也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有效路径。

在去年,阚双艳的身份变了,由“农村淘宝合伙人”改称“村小二”。前者侧重创业,后者则强调服务。小到日常用品,大到家电、服装、生产资料,村民们都愿意在这儿“淘”,不但便宜,而且省时省力,甚至有的商店还请阚双艳进货。两年来,她的“村淘”风生水起。2016年,营业额已有了50余万元,日最高达到5万元,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估算起来,全镇所有“村淘”年销售总额约700万元。

如今,“村淘”在明光已形成一种新业态,推动了电商事业进一步滚动发展。目前,该市布点村级淘宝站65个,拥有农村淘宝、京东商城、供销通、邮乐农品等四大电商平台。市里为此鼎力支持,给补助、给场所、给指导。明光市政府与阿里巴巴签订扶持协议,“村淘”站点开业一次性补助1400元,房租一年补助4000元,电信宽带费由政府缴纳。当下,该市21家传统企业实现线上销售,打响了女山湖大闸蟹、明光绿豆、自来桥山芋、涧溪豆饼、呼园萝卜、石坝麻油等一批农产品网上品牌。

新闻推荐

苏巷镇“民生”汇演迎新春

苏巷镇“民生”汇演迎新春

明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明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村淘”衍生新业态 ——明光市柳巷镇“农村淘宝”便农利农见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