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等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日前,记者在中建五局安徽公司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项目现场看到,100多名建筑工人戴着口罩,有条不紊地在作业。沉寂了一个多月的工地,正在恢复往日的火热。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转,多个建筑工程项目陆续重启,工人们开始与时间赛跑,力争抢回疫情耽误的时间。但人员密集、外省市人员众多的工地,如何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做好疫情防控?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放心出家门,有序来返岗
往年,春节一过,宣城的程有喜就张罗着回合肥上工。今年,受疫情影响,返岗之路并不顺利,“顾虑重重,想走不敢走”。
踌躇之际,程有喜接到了项目工地负责人的电话。“通知我准备好隔离证明、健康证明、个人轨迹查询等材料,同时还要提供当地村委负责人的电话,以便项目管理人员复核信息。”程有喜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上班了,天天宅在家里,没有收入,急得很;担忧的是,从宣城到合肥,这一路怎么放心地过去呢?”
3天后,项目负责人施旭光的电话让程有喜放了心,“有专车来接”。2月24日一早,大巴车到了村口,包括程有喜在内的5名劳务工人踏上了返程之路。上车前,项目工作人员挨个进行了体温测量、消毒和资料的收集,并按照防疫要求,让大家分开坐,全程戴好口罩,避免交流。“虽然气氛有些压抑,但这样的严格管理反而让人觉得安心。”程有喜回忆道,“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到工地,这样安排,好!”
与程有喜的返岗方式不同,孟进是就近返岗。“过了大年,家家都往外走,年年如此。但今年因为疫情,大家都走不掉。”来安县新安镇岱山村村民孟进说,自己原本计划大年初八复工,疫情一来,一拖就是好久。“2月25日,工地通知返岗,并且只招收本县工人上工。”孟进告诉记者,他家距离工地仅有十几里路,骑着电动车就能来回,“就近复工,既放心又方便”。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用工企业复工前要制定详细的用工计划,包括返工时间、工程量、用工人数、来源地等内容,不得私招乱雇无健康信息的劳务人员,不得在项目之间无组织调配使用劳务人员,不得使用按照有关规定需要隔离观察的劳务人员。同时,鼓励用工企业采取专车或包车的方式“点对点”运送路途较远的劳务人员。出行困难的用工单位可向市(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上报需求,在政策范围内市(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予协助解决。
安心进工地,严把出入关
全身消毒、体温测试、身份核对、入场登记……施旭光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安全复工,从工人下车的那一刻就开始细查严控。
几个流程走下来,程有喜终于进了项目驻地的大门,他发现原来居住的活动板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划分了隔离区、观察区,空气中还能闻到消毒水的味道。
“根据工人来源区域风险等级,务工人员进场要单间隔离7天或14天;隔离期间,人员不得擅自出门、串门;出门上卫生间或接热水等必须戴口罩,错峰使用隔离区内的移动厕所;就餐由项目人员统一把盒饭送至各房间门口,分开就餐;每天有专人测温、消毒,分别登记造册。”施旭光说,“放心出了家门,还得安心进入工地,外地人员在工地的隔离尤为重要。”
总占地6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1万平方米、总投入超过60亿元,程有喜所在的中建五局安徽公司聚变堆主机系统关键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建设项目,是安徽省重点项目工程。“我们优先采用省内的、低风险区域的工人,提前进场隔离,确保安全上岗。”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皖中分公司副总经理黎斌说。
3月2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开工的通知》,明确要根据本地疫情防控要求,分区分级精准推进复工复产,明确各方责任主体防控职责,严格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和监理单位监督责任,有序推动涉及疫情防控、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省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
孟进所在的项目工地是来安县棚改安置房工地,与老孟2月底才上班不同,项目经理王自立2月初就回到了工地。
“我回老家湖南长沙过年了,因为去过外省,所以疫情发生后,我提前到达,并在公司寝室自我隔离了14天。”王自立说,项目计划建设11幢居民楼,预计能满足1200户棚改居民安置需求,“除了部分管理人员从外地来,目前项目上的200多名工人都来自本地,进出口都进行了严格把关”。
舒心来复工,后勤有保障
车辆在不停地运输材料,挖掘机轰鸣声阵阵,现场施工人员佩戴着安全帽与口罩,井然有序地投入项目基础施工作业。这是长丰县双墩镇富民村富民家园绿色装配式农房项目施工现场的画面。
项目部负责人董厚建介绍,工地只开放一个进出口,对进场人员每日登记,一人一档,对于出场的去向及时做好登记备案工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用最严格落地的防控措施,筑牢工地“防疫墙”。
在安徽,各地的建筑工地都在陆续复工。防疫安全,是复工的前提。
“在工人集中居住区,我们设置了专用隔离间,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全方位封闭管理。工人上工必须戴口罩,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王自立介绍,为避免交叉感染,工地制定了错峰上班、分散就餐、定时消毒等措施,保证疫情防控和项目推进同步进行。
量体温、戴口罩、双手消毒、做登记……安徽省建筑工地上的一整套复工防疫“标准动作”,让参与其中的建设者放了心。
3月2日,程有喜隔离期满,工地有关负责人对其开展了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和防疫宣传之后,他才前往生活区安顿下来。同时,工地对隔离区出来的工人进行分组管理,每5人一组,由项目管理人员任组长,进工地前在指定地点消毒、测温和检查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佩戴,然后统一带到施工岗位,晚上统一安排作息。在工人下班后,组长负责对生产设备、工具以及岗位周边进行消毒处理。“用餐采取配送制,由食堂统一采购一次性饭盒,专人配送,分流错峰吃饭。”黎斌说。
“要优先保障民生,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今年安徽省城镇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19.9万套,基本建成15.3万套;开工建设871个以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说,既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也要防止开复工出现不合理赶工期、抢进度等问题,严守安全生产底线。
“相比过去,进场流程多了,手续办理也更复杂了,但这些也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3月3日晚,完成工作的程有喜,掏出手机给爱人打电话。隔着口罩,老程的声音不高:“一切都好,你们放心。”
新闻推荐
来安注重发挥乡镇政协召集人的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期间奋战“一线”、当好“六员”。12个乡镇政协召集人共组织230余名市...
来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