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滁州 今日天长 今日明光 今日全椒 今日来安 今日凤阳 今日定远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今日凤阳 > 正文

农村改革发源地 柳发花开映古城

来源:安徽商报 2019-04-12 01:18   https://www.yybnet.net/

在中国历史这本书上,小城凤阳上过两次“封面”。一次是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一次是大包干,回归到理性与常识。这两次非凡的经历,如今形成了“一年有四季,凤阳有四彩”的旅游文化。

古城遗韵历经数百年沧桑

走进明中都皇故城午门,记者看到午门台基上龙凤、麒麟、祥云等造型的浮雕千姿百态、十分精美,皇城墙体及建筑构件的砖雕,刻工精细,形象生动。

2015年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启动明中都遗址的发掘工作,2017年,故宫博物院的考古研究队也加入进来,目前已完成了对东华门城台基础的清理、承天门遗址和外金水桥的发掘,其中外金水桥的考古挖掘更是为了解北京紫禁城金水桥桥面以下基础构造、建造工艺提供了十分有历史意义的参照范本。

近几年,凤阳县坚持按照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规制,最大限度保护文物的原状,严禁大拆大建,杜绝修复性破坏,并坚持做好文物本体保护维修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文物原生环境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如今,明中都皇城遗址上,遍布花草,护城河上水波荡漾。

红色小岗传承改革精神

在小岗,游客们可以看到一座以友谊大道为核心区域的改革小镇,以现代、休闲农业为主的希望原野,以小岗为核心外拓文化、民生内容的幸福小岗。

在大包干纪念馆墙壁的两侧,挂满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小岗村视察的图片,还有国内外的友人及各界人士来小岗村参观的照片,而当年带头实行大包干的18名普通农民的巨幅照片则悬挂在展览馆的中间。

小岗村“当年农家”茅草屋,是当年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搞起大包干的地方。“当年农家”真实地再现了大包干前后农村的部分生产和生活场景,通过与今日小岗村发展的新旧对比,反映出农村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该景点有大包干签字室情景再现展区、原始农具展区、农民生活展区等参观游览点,有可供游客亲身体验的磨面、磨豆腐、碾粮食,做农家饭等生活项目,使人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气息。

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全国十大名村之一,近年来,小岗村扎实苦干、锐意进取,抢抓机遇、趁势而上,进入了发展史上最好最快时期。

绿色凤阳带来清肺之旅

以凤阳山旅游区为核心的南部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包含凤阳山地质公园博物馆、狼巷迷谷景区、韭山洞景区、卧牛湖、吴窑古村落等。

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山体海拔最高301米,韭山又名九山、鸠山、大韭山。早在1500年前《水经注》中就记载了“古阳陵县境内有石穴,不测所究,言穴出钟乳”中的“石穴”即韭山洞。洞口上方三个墨绿色的大字“韭山洞”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钱君陶先生在他八十八岁高龄时所写。韭山洞是天然形成的溶洞,洞内温度恒定在18摄氏度,属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溶洞,形成于寒武纪和震旦之间,距今已有5亿~6亿年。韭山洞是长江以北唯一发育良好的溶洞,以其“深、大、险、奇、古”的特点,恢宏朴野的风格,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主洞全长1472米,共分为韭山宝帐、囊括五岳、峡谷幽深、清流碧影和玉溪泛舟五大景区。

江淮大地上的明珠——卧牛湖。卧牛湖即凤阳山水库,因湖边一小山酷似卧牛而得名。它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1.5-2公里,水面面积11平方公里。湖上游艇如梭,渔帆点点;湖边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湖中竹岛引来百鸟栖息,构成鸟的天堂。登临一览,竹树茂密深秀,百鸟跳跃欢唱,是江淮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绿岛。卧牛山三面临水,屹立湖边。山上怪石嶙峋,林树苍翠,登山可观卧牛湖的全景。每至傍晚时分,霞光满天,远山叠嶂,如在烟雾之中。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静文文/摄

新闻推荐

凤阳多措加强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

本报讯去年以来,凤阳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务实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有效增强农村“法律明白人”运用法治...

凤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凤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农村改革发源地 柳发花开映古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