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滁州 今日天长 今日明光 今日全椒 今日来安 今日凤阳 今日定远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今日凤阳 > 正文

技术接力助脱贫 凤阳县总铺镇山北吴村张帮荣的脱贫故事

来源:滁州日报 2019-04-04 08:12   https://www.yybnet.net/

陈友田

“我在碧水蓝天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建了大棚种西瓜,一年挣了十多万,不但脱了贫,还致了富。”近日,凤阳县总铺镇山北吴村贫困户张帮荣高兴地说。

多年前,张帮荣妻子得了重病,失去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就指望他一个人。村里把他家列为首批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张帮荣在感激之余,还时常想着如何脱贫致富。

正在张帮荣思索的时候,机会来了。2017年,总铺镇农民朱玉春与妻子殷立昌在天津铺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成立了凤阳县碧水蓝天果蔬专业合作社,在种植瓜果的同时,还帮助当地贫困户精准脱贫。

朱玉春夫妇以前在上海郊区种植大棚水果,有丰富的种植经验,2011年,夫妻二人回乡创业,种植大棚草莓、葡萄和西瓜,收益很好。2017年,他们又流转土地,扩大了种植规模。现在,朱玉春已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60个普通果蔬大棚和10个钢构连动大棚。

“我们回乡创业一方面想照顾家庭,另一方面想带动当地群众共同致富,张帮荣就是我们帮助的第一个创业贫困户。”朱玉春说。

2018年春天,张帮荣看到朱玉春种植大棚收益很好,也想种大棚,但自己一点技术都没有,指望人家无偿传授技术怎么可能呢?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朱玉春,没想到朱玉春一口答应了:“建设大棚和种植瓜果的技术全部免费提供,产品也保证销售。”

于是,张帮荣借来政府担保的扶贫贴息贷款,又从亲戚朋友那儿凑了些钱,建起了20多个大棚。

虽然有了技术支持,但第一次迈这么大步子,张帮荣心里还是没有底。朱玉春看出了张帮荣的忐忑不安,就不遗余力地教他种西瓜技术,给他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2018年5月,张帮荣收获了第一批瓜,8月和10月又分别收获了两茬西瓜,所有西瓜全部畅销,一年下来,张帮荣净赚了十几万元,他的脸上充满了笑容。今年,他又投入资金扩建了3个大棚。

张帮荣种大棚一年致富的消息很快在当地传遍了,总铺镇山北吴村贫困户管如银也想走这条路,他找到了张帮荣,张帮荣想到自己的经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因资金有限,管如银只建了一个大棚,现在,他大棚里的瓜苗正在茁壮成长。

在101省道总铺镇天津铺村段,张帮荣和管如银的大棚与碧水蓝天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大棚紧挨着,形成了一片白色海洋。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张帮荣和管如银在大棚里紧张忙碌着,他们的心里,像这春风一样,充满了暖暖的希望。

新闻推荐

下基层要做好“加减法”

□张敏娜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

凤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技术接力助脱贫 凤阳县总铺镇山北吴村张帮荣的脱贫故事)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