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凤阳新闻 > 正文

蚌埠市民热议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

来源:淮河晨刊 2019-02-19 10:02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淮河晨刊特别策划《市民热议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建议》昨天一经推出,受到广大市民和读者的好评。大家纷纷表示,主流媒体通过自身平台征集市民事关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和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建议,并把这些建议原汁原味呈献给读者,这既是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的应有之举,也是广听民意汇集民智的有效途径,其本身就体现了党报党刊的担当尽责。

为应广大读者要求,今天我们再次将部分网友关于我爱蚌埠大讨论建议刊出,以飨读者。正如昨天“编者按”所说,这些建议,有的饱含真情,有的体现实意,有的比较偏激,有的词不达意,有的重在祝愿,但无论咋样,都充分体现了广大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的满腔热情,以及大家对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决心和信心。

合富-王静:今日蚌埠站在良好的城市发展基础之上,在新的机遇来临之际,只有留得住人、引得进人、敢于用能人、敢于破除旧思维才能走上重返第一方阵,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发展要靠领军人才!体制内不缺此类人才,缺的是好的激励机制。山东近期提出了鼓励更多“李云龙”式干部涌现出来,这些人不是高学历高资历深背景,但往往头脑活,敢打敢拼有方法。新的体制环境应给这部分人以施展空间。

二、留得住,引得进!需要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推出更多更富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先把企业引进来,努力提高营商环境做好服务。蚌埠高校众多,很多优秀学子毕业以后选择离开培养它的城市很可惜。建议推出住房补贴、创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对蚌埠有特别贡献的蚌埠籍或非蚌埠籍人才制定不同的荣誉,如荣誉市民、优秀人才、创业标兵……这些暖人的举动都是软文化的一种体现。

William:作为一名在蚌埠读书的大学生,我想有必要为蚌埠发展建言献策。首先,作为火车拉来的城市,蚌埠火车站的翻新以及对铁路的建设尤为重要;其次,蚌埠作为安徽第三科教城市,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每年培养出大量人才,能否留住这些人才对蚌埠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应该大力实施“人才落户计划”,这一点西安和杭州等城市做得不错,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再者,在国家提倡建设生态中国的大背景下,蚌埠可以在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重点发展几个旅游项目(例如湖上升明月景区),同时做好舆论宣传提升知名度,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aa:首先作为一名蚌埠人当然希望家乡能够越来越好!

第一,蚌埠要发挥地域优势,把握合肥经济圈、南京经济圈、淮海经济圈、苏北经济圈交汇区的区位,打造一个副中心城市。

第二,建设中心城市最主要的是人口,而有人的地方就必须有铁路。当初津浦铁路的开通让蚌埠从小渔村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城市,今日我们也要找到一条铁路让蚌埠成为千万人口的城市,这条铁路就是皖北能够相连接的铁路,皖北中心机场,还有淮河水道。

第三,大力吸引外地人口。我们放眼全国,一二线城市都在抢人才!我们蚌埠如何提高虹吸能力?能留住年轻人的是工作岗位,是工资待遇,是孩子的教育!大力建设蚌埠,留住皖北的农民工。

第四,提升城市凝聚力。让所有蚌埠人动起来,为家乡发展宣传。提升蚌埠形象,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蚌埠是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第五,大力提升科研和企业转化能力,大力招商引资,形成一条条产业链,强化核心企业品牌,如果有个华为落户蚌埠,上下游企业自然而然就会来。

第六,大力支持在校大学生留蚌,多举办招聘会,对大学生提供优厚政策。

Kevin:蚌埠要重振雄风,对标中心城市,打造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必须要做到:

首先,要解放思想。要高层次、高境界、深程度地大“破”大“立”。

其次,区域性中心城市意味着责任与担当。要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和眼界局限。通过这次“对标中心找差距、立足自身勇担当”,提炼出新时代的“蚌埠精神”,形成“大蚌埠”新概念。

第三,重振蚌埠雄风,核心在于找准蚌埠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蚌埠要打造带有“地标意义”的产业和企业。从目前来看,硅基和生物基步入良好发展轨道,具备成为蚌埠“地标”产业的基础。今后,让人一看到硅基新材料就能想起蚌埠。

第四,要深度对标中心,关键还是人才。蚌埠作为安徽省科教资源的第二大市,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切实转换为蚌埠产业发展的胜势。这是蚌埠要着重解决的一大难题,在留人引人上下大功夫。

第五,蚌埠的历史文化资源值得挖掘。“蚌埠十景”,中国南北分界线,城市环境,都可以直接提升蚌埠知名度与美誉度。

□□□:对于蚌埠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来讲,最重要的是发展工业。没有工业,一切都是免谈。没有工业就没有税收没有外来人口,没有税收就没有基础建设,没有持续增长的人口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城市经济就没有活力。发展工业,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扶持本土企业;二是引进外地企业。合肥近十年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因为引进了京东方、格力、美的、联宝、惠而浦……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制造业企业。我们蚌埠市背靠有如此庞大人口的皖北地区、如此便捷的交通优势,没有理由招不来外地企业,综上所述,蚌埠市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工业立市”为宗旨,打造皖北制造业基地。

老菊花: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农产品丰富,三产融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前景看好。工业强县,农特优产品深加工业,作用将是很大的。蚌埠三大产业中的名特优产品不多,培育名特优产品并且让它们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很重要的。绝不能让名特优产品自生自灭。

针叶林:尽快完善蚌埠南站的改扩建工程,加快沿淮城际铁路建设,为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这一国家战略打下基础,加快亳蚌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打通西北方向的交通吸引皖西北人力资源落户,加大皖北医疗教育资源的吸附能力。加快主城区通往周边县市的快速通道建设,蚌埠凤阳淮南统筹规划。加快硅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扶持。

way:我觉得没有核心产业,城市很难发展起来。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很快,蚌埠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最好能引进一两家新能源汽车厂落户蚌埠,毕竟蚌埠有这个交通优势,有了主机厂生产基地,势必会吸引汽车上游产业链在蚌埠投产,通过汽车产业链带动蚌埠发展。皖南有芜湖,皖北好像还没有大的汽车生产基地,蚌埠雄起!

宇子:“两个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实现,我建议:1、提高蚌埠GDP,扩大本市体量。蚌埠目前土地面积、人口、城市面积等相对较小,通过区划把凤阳县划归蚌埠市,聚集资源,人口。实现虹吸效应,通过区划达到量变进而质的飞跃!2、招商引资,做大做多民营经济。优化招商策略,多渠道招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招大企业,好企业,形成产业基地。这样上下游配套企业会愿意来蚌兴业。3、完善人才培养,就业,培训机制政策。人才培训培养与就业相连,留住人才,帮助企业,务工人员招聘就业和培训。鼓励创业创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主管单位帮扶企业走出去招聘。4、科学城市规划和发展,亮化城市建设,形成城市名片。控制城市房价,让来蚌埠市发展的青年人才,宜居宜业。留住在蚌科研单位、军事院校,他们都是蚌埠财富!

崔伟:1.工业强市战略贯彻到底,招大引强,招财引智,优化环境,留住人才;2.创新创业战略,重视科研和教育发展,引进知名大学;3.蚌埠国家经济开发区申请;4.综合保税区申请;5.延安路淮河大桥开工,把淮上区打造成引领皖北发展的引擎;6.加快推进沿淮铁路和亳蚌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蚌埠南站东站房,增加站台,打造成枢纽站,建设动车运用所,让蚌埠不再是三岔口,打造淮河中游航运中心;7.学习沿海和沿江先进地区经验和城市规划建设;8.发展城市轨道交通;9.明确发展目标,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观海听涛:1、净化政治生态,建设风清气正发展环境。坚定不移保持严厉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挖存量腐败,严控增量腐败。完善干部使用制度考核制度,大力使用忠诚干净担当作为的干部。加紧法治蚌埠建设,建立清明政商关系。2、大力度开发利用荆涂山淮河历史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建设好荆涂风景区,打造蚌埠旅游新名片。充分利用大禹文化石榴文化淮河文化花鼓灯文化宗教文化,大力开发华夏名山名水资源,把蚌埠打造成全国著名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制订荆涂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健全管理机构,全力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尽快编制荆涂山天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强领导,大力实施蚌埠旅游发展十三五规划,增加景区基础设施投入,出台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抓好旅游营销,大力开发旅游名特优商品。3、积极拓展城市空间,构筑中心城市大格局。东拓西扩,着力推动凤阳县划入蚌埠,加快怀远县改区步伐。抓好蚌埠淮南和蚌埠合肥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生有爱: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蚌埠要做到:一、要和其他兄弟省市(徐州、淮安、周口)多交流多学习,采纳他们党员干部管理城市及经济发展新思路。二、市民群众也要齐心协力朝着政府定的目标奋进!要把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一个档次,就得要大力扶持农民自主创业增富。三、把蚌埠这张“全国文明城市”闪耀全国的名片要宣传好做大!更要把“创新之城,材料之都”美名传遍五湖四海。

就着大蒜喝咖啡:想要发展,人才最重要。一靠引进,二靠培养。这两个方面都需政府制定有力的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其实还有一个方面也很重要,就是解放人才,激发人才。蚌埠市最优秀的人才大多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太可惜了,应该制定政策把他们解放出来,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为蚌埠经济腾飞做贡献。停薪留职、半薪离岗,三年过渡都是一些较好的办法。

杜瑞:1、充分发挥蚌埠交通区位优势:由于近年来外部区域环境的变化,蚌埠交通区位优势逐渐削弱,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对此,蚌埠应注重陆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面的发展,否则,蚌埠将无法充分发挥对外辐射能力。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人才引进的步伐:就蚌埠目前情况来看,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型材料制造方面是蚌埠目前发展的主导方向。人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想长久稳步发展,对于人才就要养得起,留得住,用得久,所以对于人才的社会福利制度是要进一步完善的。3、民生问题和蚌埠旅游业发展整体态势:针对部分地区政府部门不作为的现象下力气着手整顿,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营造出一个服务型政府来。蚌埠旅游业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要注重民生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弘扬和传承地方文化底蕴,提升市民整体形象。

新闻推荐

周日说说凤阳花鼓的演变与流传

本报讯“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别的歌儿我也不会唱,单会唱个凤阳歌。凤阳歌儿哎哎呀!得儿啷当飘一飘,得儿啷当飘一...

凤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蚌埠市民热议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