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友田本报记者 周连山
11月15日,凤阳县第二中学教师薛凤田在合肥市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10岁白血病患儿。他成为该县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薛凤田是一位献血志愿者。2016年,他成为凤阳二中生物教师,当年10月17日,他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时,报名登记并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
今年6月,薛凤田接到中华骨髓库合肥分库工作人员电话:他与一名患白血病儿童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听到这个消息,他非常高兴,“听说非血缘关系的骨髓供需者之间,配对相符率很小,大概只有万分之一,没想到我这么幸运,进入中华骨髓库才一年多时间就配型成功,这是缘分。 ”
家人担心捐献骨髓对身体有影响,薛凤田就向他们耐心解释。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他进行了高配检测,结果100%高配成功。 11月15日上午8时至11时30分,他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以最快速度运送到患者所在的医院进行移植。
当日,省、市、县红十字会和凤阳二中负责人到医院看望了薛凤田,省红十字会负责人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衷心祝愿那位接受捐助的小朋友早日康复! ”薛凤田在捐献后表示,有很多人认为捐献骨髓对身体有伤害,其实这是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误解,“通过此次捐献,我觉得与平时献血基本一样,只是需要配型,时间长一点。 ”
薛凤田希望有更多的人消除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误解,积极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为白血病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新闻推荐
凤阳加大普法力度助力打黑除恶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