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为贯彻落实好该条例,滁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于2月24日启动,凤阳县非遗保护中心系列活动随即启动。
凤阳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展演,并制作宣传展板、图册、材料积极宣传非遗法律法规和保护条例;举办了“迎新春凤画精品展”“民俗展演(踩街)”“非遗项目展演——泗州戏专场”“非遗项目展演——唢呐专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观看,充分展示了该县丰富的非遗资源,在做好《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宣传普及的同时,推进了该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
凤阳享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等美誉,是明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凤阳花鼓、凤阳民歌、凤阳凤画是其非遗项目中的三个突出代表。近年来,该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该县国家级保护名录有凤阳花鼓、凤阳民歌;省级保护名录有凤阳凤画、凤阳花鼓戏和楼西回民锣鼓;另有市级保护名录11项、县级保护名录29项。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6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3人,县级非遗传承人50人,并建立县、乡、村非遗保护网络和非遗传习基地30个,制定了长期保护规划。
(张树虎涂冬颀)
新闻推荐
帮扶到“家” 就近取“财” 凤阳县广建就业驿站(车间)扶贫助困
本报记者戴有胜李邦军通讯员陈梅郭如亮3月15日下午,阵雨过后,凤阳县小溪河镇金庄村尤为清心可人。村部对面的猎鹰户外公司内一片忙碌。这儿,是县人社局建设的首个就业扶贫车间,迄今已运行8个月。缝制...
凤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凤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