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新闻 天长新闻 明光新闻 全椒新闻 来安新闻 凤阳新闻 定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滁州市 > 凤阳新闻 > 正文

刘以霞:为姐妹铺设精准脱贫路

来源:滁州日报 2017-12-14 08:12   https://www.yybnet.net/

陈友田

“我们两口子在家门口上班,不但每个月挣3000多块工资,还可以照顾孩子,也不耽误农业生产。”近日,在凤阳县总铺镇“刘霞服装厂”扶贫车间,贫困户关正云高兴地说。

关正云是总铺镇清塘村村民,这些年为了给身患脑瘫的小女儿看病,花光了所有积蓄,欠下了一些外债。正在关正云发愁的时候,“刘霞服装厂”厂长刘以霞开办了扶贫车间,把关正云和丈夫招到了自己的厂里。除了免费培训缝纫技术外,还让他们在厂里就业。有了稳定收入,关正云脸上露出了笑容。

刘以霞,总铺镇总铺社区村民,1990年蚌埠服装职业学校毕业后,在总铺街上开了一家缝纫店,依靠勤劳、智慧和精湛的技术,店里生意一直很好。1993年底,她看到当地许多女孩子下学后没有技术,只能在家务农,就萌发了传授缝纫技术的想法。1994年初,“刘霞服装培训班”开班,此后,她年年为总铺镇及周边乡镇培训了大批学员,让他们凭借缝纫裁剪技术外出打工挣钱,为当地经济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培训过程中,遇到家庭贫困的,刘以霞统统免收学费,甚至管吃管住。总铺镇孙岗村的毛久朋,父亲去世早,家庭负担重,想学缝纫技术,但经济条件不允许。刘以霞知道后,主动上门邀请,免费培训。毛久朋成为了当期优秀学员,学成后被送到苏州一家服装厂务工,月工资2000多元,经过几年打磨,毛久朋现在做了车间主任,工资涨到了8000多元。毛久朋说:“要不是刘以霞师傅帮助,我们现在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啊!”像毛久朋这样的免费学员,刘以霞也记不清有多少了。“农村贫困家庭学员学技术不容易,所以我对他们一律免收学费。”刘以霞说。

2006年,刘以霞发现农村留守妇女,没有挣钱门路,就想到在街上办一个服装厂,于是就与江浙服装厂联系,拿到了一些定单。2007年7月,“总铺镇刘霞服装厂”成立,很多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

总铺二队村民刘德萍的老公身体不好,孩子在学校读书,经过刘以霞免费培训缝纫技术后,刘德萍在服装厂上班,月工资2000多元,厂工会每年还发给她家500元救济金,这样一来,她家的生活问题就得到了解决,还能精心照顾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2016年,刘以霞又加入了***的大潮中,先后为总铺镇扶贫户近300人免费培训了缝纫技术。2017年6月受县扶贫办委托,创办了“凤阳县扶贫车间”,吸纳了总铺镇33名扶贫户进厂就业,为了照顾这些扶贫户,她不惜舍弃了合作多年的服装外贸老客户,重新找了技术含量低一点的蚊帐来厂加工,为此舍弃了很多外贸订单,仅此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还有很多老员工因为不愿意做蚊帐加工,而选择了辞职,为她的服装厂造成了人才流失。“到这些困难姐妹每次领工资那开心的样子,觉得自己的经济损失微不足道,我的扶贫车间做得很值!”刘以霞说。

总铺镇扶贫办负责人李守明也说:“刘以霞为了扶贫工作,个人做出了很多牺牲,带领很多乡村姐妹脱贫,令人敬佩。”在刘以霞扶贫车间就业的33户扶贫户中,18户2017年达到脱贫标准,进入预脱贫名单。其他预计2018年能够脱贫。

刘以霞带动周边留守妇女共同致富的行为,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2009年和2012年,曾两次获得安徽省创业带头人荣誉称号,并代表滁州市参加了省表彰大会,2016年荣获凤阳县“三八”红旗手称号。她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扶贫工作,为乡村姐妹铺平精准脱贫、勤劳致富的道路。

新闻推荐

“书香凤阳大讲堂”获评省品牌项目

本报讯日前,经过基层单位遴选推荐和专家评审、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领导小组确定,凤阳县图书馆“书香凤阳大讲堂”被授予“安徽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书香凤阳大讲堂”是由凤阳县图书馆承办的全...

凤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刘以霞:为姐妹铺设精准脱贫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