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开兴 本报通讯员曹 阳 岳江平
作为农业大市的滁州,农作物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如何破解“年年喊禁烧、年年还要严防死守”的怪圈?只有在疏堵结合上下功夫。2017年,滁州市持续高位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同时统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以用促禁,全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实现了2015至2017年全市秸秆禁烧重点时段“零火点”。同时,多措并举使秸秆变废为宝,做好利用“大文章”,以秸秆为线串起一条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绿色产业链”。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415.58万吨,实际利用量约354.74万吨,综合利用率达85.5%。其中,肥料化利用量269.17万吨,饲料化利用量29.97万吨,基料化利用量4.1万吨,工业化利用量1.54万吨,能源化利用量49.96万吨。
秸秆禁烧,“禁”是基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滁州市通过各有关部门的统一协作,建立健全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权责一致、终身追责”的责任体系。成立16个包保督查组,分别包保8个县(市、区),共同推进。市直各部门任务分工明确,既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环保部门负责牵头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农业部门和发改部门牵头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则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本部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与此同时,滁州市还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及市民生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调动起各级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真正推动秸秆禁烧各项部署落实落地落到位。
市、县、乡镇、村层层联动,层层构筑“防火墙”,有力保证了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人问。结合形式多样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舆论宣传,赢得的是广大群众的广泛理解、支持和参与。但秸秆禁烧要“堵”更要“疏”,变废为宝,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文章,才是打赢“秸秆禁烧”这场战役的关键所在。为此,滁州市在强化科技投入的同时,通过加大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撑,全力以赴支持秸秆还田、秸秆发电、秸秆沤肥等秸秆综合利用。2017年,全市秸秆还田面积650万亩,占全市主要粮食播种面积的60%,秸秆利用量239.13万吨,占全市秸秆利用量的67.4%。
以定远县、南谯区、凤阳县三家光大秸秆生物质发电企业和天长市一家上海电气秸秆生物质发电企业为秸秆能源化利用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年利用秸秆量达到25.7万吨。以定远县权达、爱能洁、远景肥业有限公司为秸秆肥料化利用重点企业,主要利用秸秆生产碳基肥和秸秆复合肥,年利用秸秆量达到5万吨。以凤阳县大明牧业、天长市周氏羊业、全椒县达诺乳业等养殖企业为饲料化利用重点企业,年利用秸秆量达到29.97万吨。与此同时,2017年,滁州市又新建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企业7家,全市累计成型燃料生产企业达到29家,年利用秸秆量24万吨。(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试论先进典型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
定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