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老板,我带了几个废旧纸箱来,你看给我兑换点什么?”“你看,我这有一些废旧的编织袋,本来都打算扔了,前两天听人说,到你这可以兑换点生活用品,我就来了。那老板,你看看能给我兑换点什么……”连江镇江巷街道垃圾兑换超市负责人任伟伟和他的父母一边忙着为乡亲们进行垃圾兑换,一边忙着做好登记工作。
其实,像这样的垃圾兑换超市在连江镇并不是只有这一家,而垃圾兑换超市的出现正是连江镇大力推进“四治三改两提升”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
今年6月份以来,连江镇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工作目标,加大整治力度,突出长效治理,大力实施“四治三改两提升”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迅速掀起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工作热潮,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村庄美”向“全域美”转变,全面营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宜游良好环境。
实施“四项治理”,实现人居环境大变样。全面打响“治脏、治乱、治荒、治污”四个歼灭战,按照“先点、后线、再面”工作原则,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争取利用三个月时间,实现全镇人居环境大改善、大变样。重点“治脏”。集中对集镇周边、道路沿线、村庄边际等重点部位的陈旧垃圾进行集中清理转运,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强力“治乱”。加大力度整治乱搭乱建、乱摆乱设、乱贴乱画、乱停乱行等市容环境乱象。集中“治荒”。对道路、村庄周边的荒草、杂草实施专项整治,全面进行矮化和清理。深入“治污水”。因地制宜、科学统筹,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争取2017年底完成集镇建成区和四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推动“三项改革”,确保环境治理长效化。全力推动“改水、改厕、改习惯”三项改革,牢牢抓住农村环境治理“关键点”,充分运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常态化、长效化。“改水”改出新面貌。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结合农田水利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水系沟通、河道保洁等措施,变“垃圾河”、“烂泥塘”为景观长廊、当家塘坝。“改厕”改出新生活。按照“有序推进、分步实施”工作步骤,加大奖补资金投入,加快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变简陋、脏臭的“旱厕”为干净、卫生的无害化厕所。“改习惯”改出文明新乡风。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加大村民自治力度,完善环境保洁“理事会”、“路长制”监督机制,建立垃圾收集有奖兑换制度,定期开展星级文明户和“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变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文明的行为方式为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好乡风。
争取“两大提升”,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在一体化推进“三大革命”过程中,更加注重推动“群众素质、人居环境”双提升,从而加快实现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抓紧群众素质提升这个“关键点”。深入开展农村基层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大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加了“软实力”。盯紧人居环境提升这个“瞄准点”。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尊重农民自身意愿,科学规划,注重体现农村特色、乡土味道、田园风貌。以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改善为契机,营造绿色生活,发展生态经济,全面加快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岳庄新村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该镇共动用机械、车辆105台次,人员305人次;各村(居)开展集中清理行动21次,共清理转运陈旧垃圾318处;完成沟渠塘坝清理改造6处;全镇共摸排上报旱厕6325个,其中集镇建成区共拆除旱厕126个、完成改造120个;全镇10个村(居)均配备割草机,已对10条乡村道路、12个村庄的荒草进行矮化清理;组织开展文明创建活动3次,共评选出星级文明户151户、五类模范12人。(王国庆缪贝贝)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定远县以夯实人才工作为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提升、技能培养、人才创新三项工程,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渠道。依托阵地,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充分依托县委党校、自学函授、集中学习等培训主阵...
定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