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英
全面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媒体受众的思维和阅读习惯都发生巨大改变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信息编辑、传播方式已经不太适用,急需进行有效创新。这样的创新需要新闻编辑的从业者对当前新媒体的内容形式、传播技巧进行研究学习,再对传统媒体、新媒体结合的融媒体时代下广大受众的思维、需求进行了解,才能在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中做到科学、适用。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特点
新闻可读性提升。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相应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新闻媒体形式、内容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希望能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高效获取有价值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实际上就是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对新闻媒体更高可读性的要求。
受众面越来越广。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形式从传统较为固定的载体转向更丰富的载体当中,人们获取新闻媒体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显然也扩大了新闻媒体行业的受众面,这对该产业来讲也是一种机遇。更重要的是,当前社会条件下,人们不再是被动接收各类新闻媒体信息,更多的时候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新闻媒体行业的内容策划、编辑、传播方式都开始逐渐进行市场划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互动性和服务性越来越强。融媒体时代当中,新闻编辑从业者在媒体关系中不再占据主导,更多时候需要满足媒体受众的各方面需求,也就意味着需要增加互动性。而融媒体时代中,借助于互联网,这种高效互动成为了现实,对新闻编辑而言,是获取更多读者需求、建议,进而推出更优质内容的关键。同时,也意味着新闻编辑更需要有服务群众的意识,在工作中对群众建议进行积极反馈,主动追踪新闻媒体内容发布后的反响。
二、融媒体时代培养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策略
观念方面的创新。在融媒体时代当中,社会各界丰富多彩的思想可以成为新闻编辑观念创新的源泉。无论是什么样的新闻媒体版块,新闻编辑从业者都应当认识到传统新闻编辑的立意方式已经无法达到当今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无法适应当今读者的阅读思维。例如,面对近年来我国教育部不断强调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念,新闻编辑如果采用传统政策解读和宣传的思维进行新闻稿创作,将较难产生好的传播效应,同时也不利于当代读者深入理解政策内涵。因此,在进行相关新闻的编辑时,编者可以先确定该政策的主要读者是学生家长,然后以更容易引起他们兴趣的实际案例入手,将新的教育观念融入到学生培养教育的实际案例中,来吸引家长阅读,并深入消化。显然,这种创新的新闻编辑理念充分找准了读者群体,从他们的阅读需求和要求入手,确定新闻稿立意,这种新闻编辑思维观念方面的创新,很值得在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培养中作为重点。
内容方面的创新。在融媒体时代当中,新闻编辑完成的作品是否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引起读者共鸣,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容影响,选题和内容编辑能力都是当代培养新闻媒体编辑创新意识的关键。这要求新闻编辑从业者深入研究当前时代特征,对不同读者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同时还需要在内容编辑的结构、语言形式方面进行创新,让读者拥有更舒适的阅读体验。例如,在编辑社会类新闻时,可以更多用叙事性语言;在编辑娱乐性新闻时,用更时尚、活泼的语言等。
形式方面的创新。当代新闻编辑需要认识到,如今新闻媒体的内容传播载体越来越多元化,从传统报刊、杂志,到微信公众号、头条等新媒体,不同载体依然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同时不同载体也有不同的新闻媒体编辑方法和形式。因此,需要新闻编辑对当代人阅读诉求和习惯进行了解,在形式方面进行科学融合和创新。例如,在传统报刊杂志上编辑新闻时,可以在文章合适部位提供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该二维码直接与编者对话沟通,或者进行延展阅读等。
综上所述,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的大环境下,新闻编辑从业者面临着巨大挑战和重要机遇。时代的变化要求相关媒体从业者对当代新闻媒体多元化发展特点,以及读者阅读思维、习惯进行深入研究,再从思想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创新培养,培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新闻编辑工作质量,提升媒体竞争力。(作者单位:凭祥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农彩云苏萍"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能通关,没想到速度这么快,值得我们借鉴!""无纸化申报既省事又环保,点赞!""物流和电...
凭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凭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