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查看大棚里的葡萄长势。刘华恋 摄一个个塑料大棚在微风细雨中愈发白亮;村屯里,网状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道路两旁,绿树环绕,村庄显得更加安静祥和……近日,记者走进凭祥市夏石镇派道屯,出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烟雨蒙蒙的乡村美景图。
自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以来,派道屯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共建美丽生态乡村。如今,派道屯农业发展迅速,群众安居乐业,成为崇左市级生态建设示范村、凭祥市级清洁乡村示范点和生态乡村示范点。
党员带头 群众监督
初到派道屯,干净整洁的地面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进村的水泥道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走在村道上,不时会看到路边摆放着一只只垃圾箱。看着眼前洁净的村庄,谁能相信在几年前,村里还是一片脏乱呢。
虽然天空飘着小雨,但进村时,还是遇到有人清扫道路,原来此人正是屯里的保洁员周秀兰。“我是村里的保洁员,有责任将村屯的道路打扫干净。”周秀兰说,以前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不高,村屯很是脏乱,现在,村民们的意识提高了,屯里也变得越来越干净了。
“党员带头,群众监督”是派道屯一直以来的做法。派道屯支部党员召集群众,征求群众意见,在村里制定了有关集体义务劳动的条款,定期在村里开展生态乡村集体义务劳动。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广大群众人人参加劳动。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群众大大提高了环保意识,共同投身生态乡村建设,把村屯建设得更加美好。”派道屯支部书记梁凤娇说。
“让地”建设 村屯嬗变
走在派道环屯路上,随处看到用水泥铺成的路面。据梁凤娇介绍,昔日的派道屯,因为村里的道路狭窄,汽车基本上开不到村里。
为了建设美丽生态新村庄,2013年,在政府的号召下,派道屯开展生态乡村建设活动。然而,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群众“让地”,有些人并不乐意,给建设进度形成了阻力。
“为了子孙后代,再大的阻力也要去做。”老支书林世宝毅然决定,率先将自家菜地以及0.18亩的池塘无偿让出,还砍掉了几棵已经挂果的龙眼树。在老支书的带领下,村民何海先也无偿让出玉米地0.05亩;村民黄林勇也拆掉了自家的围墙和杂物房。你家让出一块菜地、我家让出一角池塘、他家让出一堵围墙……各家各户以非凡的气度,让出房前屋后的菜地、空地,硬生生“让”出一条宽阔的道路来,“让”出一片片公共绿地来。派道屯不走寻常路,“让地”给村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回想起几年前,村里的道路都很小,有的连摩托车都开不进去,每逢下雨,到处坑坑洼洼,出入很不方便。现在可好了,道路宽敞,地面干净整洁,出入可方便了。”村民农爱西笑着对记者说道。
“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人让出一小步,给村容村貌带来了大变化,这就是村民主人翁精神的集中体现。”梁凤娇说。
据悉,在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中,有了夏石镇干部和派道村民的共同参与,全屯硬化道路7500米、建设花带200平方米、水利三面光400米、修建25个花池、安装休闲石桌椅6套、配置铁皮垃圾箱(桶)12个、种植九层皮树木、红继木等绿化植物一批,派道屯因此被列为崇左市生态建设示范屯。
土地流转 农民增收
土地平整,气候适宜,派道屯里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的极佳条件。但由于屯里大部分青年外出务工,屯里缺乏劳动力,许多田地也因此荒废了。
2014年下半年,湖南种植户尹晓林来到派道屯考察,一眼就看中了派道屯,认为这里是适合种植的天然温室。他当即决定以每亩1200元的土地流转费,承包1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反季节西瓜、葡萄。
当时,凭祥市需要打造现代农业基地,派道屯紧抓机遇,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动员村民们把土地流转出去。
“刚开始,有一部分村民不愿出租土地,动员工作遇到了阻力。”梁凤娇说,虽然有困难,但在村委干部党员不辞辛劳、反反复复地动员后,村民们思想有了变化,前后流转了100多亩土地。
不仅如此,派道屯还成立了凭祥市祥农现代农业合作社,村民们可以继续以土地流转或是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
“村民们意识的提高与增收致富息息相关。”合作社副理事长尹晓林介绍道,土地入股后,合作社保证村民每年有不低于土地流转的收入,最高每年可为村民增加一万元的收入。
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能够提供技术上的交流,还给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出租土地每年能有几千元的收入,在合作社上班,每天工作八小时,也有八十元的收入,还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真是太满意了。”正背着孙子在村里散步的农大妈说道。
尹晓林介绍,目前合作社还在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用于种植冬枣、桃子等其它水果。“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派道屯建设成为集采摘、娱乐、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
新闻推荐
凭祥讯9月20日,凭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网络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升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保障广大群众饮食安全。凭祥全市30多家网络食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