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承品
7月30日,建军节前夕,细雨纷飞,金鸡山八连,凭祥市社会拥军小组的廖乾卫、李承良、李伟光等带着水果来慰问驻守边境的边防军人。
“谢谢!非常感激!”金鸡山八连指导员黄鑫说道。他告诉记者,由于连队离市区远,平日里,廖乾卫、李承良等用自己的私家车每两天给连队义务运输生活物资,无偿为部队服务。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把子弟兵当做自己的亲人,经常到边防连队走访、座谈,节假日慰问子弟兵。
这是祖国南大门凭祥市军民鱼水情感人的一幕。
80多年前,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先辈在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在凭祥留下革命的足迹;多年以来,驻地官兵与凭祥市人民继承发扬双拥传统,在祖国南大门谱写军民鱼水情。截至今年,凭祥市已连续七次荣获自治区级“双拥模范城”称号。军地协力守边疆
凭祥市地处西南边陲,是边境军事要地,驻军驻警多,战线长,国防建设任务重。
“凭祥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把“双拥”工作当做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任务来抓好落实。”凭祥市双拥办的负责人说。
作为国门城市、边境口岸城市,凭祥市规划建设中的凭祥国家重点沿边开放试验区、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国家战略平台的建设范围涵盖了部分驻凭祥部队驻地;全市大部分品位较高、可深度开发的旅游景区都处于军事管理区……加强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凭祥沿边开放开发,成为摆在凭祥市委、市政府和驻地部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凭祥视察指导跨境经济合作区工作时曾对双拥工作提出要求,积极推进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军地融合共赢。
每年,凭祥市委政府都会完善军地协调服务机制,认真落实军政联席会议、军地互访、军地信息交流等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沟通军地关系。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积极拓宽社会化的路子,充分发挥各职能部
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在国防教育、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抢险救灾、训练演习、解决军民纠纷等方面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保障机制,探索出台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双拥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凭祥市委党校还把双拥和国防教育等内容列为领导干部培训的必备课程;坚持把国防双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及部队教育规划。同时创新开展大学生村官驻哨所活动,从2012年起,每年分期分批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上哨所担任哨兵;以哨所为依托,每年分批次对大学生干部进行轮训,提高大学生村官边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扎根基层、献身边防精神。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凭祥市民政局先后荣获"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金鸡山八连荣获"卫国戍边模范连"光荣称号,隘口边防派出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凭祥市涌现出了"扎根边防奉献边防优秀干部"刘瑞伦、"全军优秀士官(超级战士)"李树德、2013《中国双拥》年度人物社会拥军典范提名奖李承良等先进个人。
今年,金鸡山八连被评为"自治区级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友谊关边防检查站马幸被评为"自治区级拥政爱民模范个人",廖乾卫获得"自治区级拥军优属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传承拥军优属光荣传统
拥军优属见真情。2013《中国双拥》年度人物李承良自行拆除一间房子,将宅基地用于金鸡山八连建设前哨道路;李承良的两个儿子李伟光、李伟明,定期义务为金鸡山八连运送粮食、蔬菜等军需物资,解决边防部队的交通运输困难问题;归国华侨、边贸老板同振强节假日走访慰问驻地部队……他们热爱边防子弟兵,多年为部队作出了的奉献被传为佳话。
凭祥市积极组织全市党政机关、非公组织和群众团体与驻军警开展结对共建,共结成120个双拥共建对子,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
凭祥市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军民鱼水情深。
公安部门在招收保安联防队员中优先录取退伍军人27名;民警携带照相机设备,深入基层连队为276名部队官兵办理军人身份证。
商务部门共接受随军家属、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就业68人,使驻地部队干部安心工作。
口岸部门投入46万元,为边检部门做好改造凭祥(铁路)口岸总监控室、修复光缆、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现场查验能力。
妇联组织致富女能手与致富无门路的军烈属家庭结成"一帮一"对子,提高军烈属家庭的致富能力;将农村贫困军烈属、残疾军人的子女优先列入资助对象。
文化部门累计送图书进军营600多册,影视光碟60多张,对具有艺术潜质的官兵进行重点培训,指导排练3次,辅导文艺骨干100多人次,促进了部队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
……
对国防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看出凭祥市对拥军工作的重视。自2011年起,凭祥市委、市政府总投资4000多万元,改造部队营区道路,修建烈士陵园进出道路,更换一线部队水电线路,完善部队生活、工作、文体设施,改建廖行、凤尾山国防民兵哨所和友谊关边防连队哨所,打造了"南疆国防第一哨",构建了边境地区应急指挥中心。驻地爱民支持地方建设
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父母。
驻凭祥军警一直大力支持地方各项经济社会建设,保障地方稳定和安全,为凭祥市沿边开放开发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贡献力量。
2011年以来,驻凭祥某边防团主动与凭祥市教育局联系,12名团级以上干部分别资助1名贫困儿童入学,共提供助学金2万多元;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民活动,每年定期组织官兵上街给群众理发、义诊、维修电器,并资助孤寡老人款物6000元;利用巡逻时机给边界一线边民送粮、送医、送药。
2012年,凭祥市制定"红色旅游项目"方案后,该团积极响应,在金鸡山古炮台、平岗岭地下长城、大连城白玉洞等项目上均给予大力支持。2014年11月3日,该团成立友谊关国旗护卫队和军乐队,定于每月1日及重大节日、重要外事活动,在友谊关演奏国哥和升国旗,形成常态,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国防意识,让"到友谊关看升国旗"成为凭祥市旅游发展的又一个大看点。
友谊关边检站多年来大力关爱地方困难儿童,推行"警察爸爸"和"警察妈妈"帮扶制度,组织150多次开展"凭祥孩子游凭祥"爱国教育活动,救助伤病员25人次,到白马村、福利院做好事200多件,积极参与"春蕾计划""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等捐资助学活动。
驻凭祥军警与地方结成共建边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子,向上级部门争取到100万元资金用于板小新农村示范点建设;2011年争取到50万元资金用于夏石镇新鸣小学校园建设。2013年4月,凭祥市开展"城乡清洁工程",驻地军警共出动1300余人次,参加城市环境卫生政治清扫街道、清理河沟、清除卫生死角。
在急、难、险、重中,驻凭祥部队子弟兵总是冲在最前面,2014年7月18-21日第九号超强台风"威马逊"给凭祥造成洪灾。驻凭部队官兵出动350人次奔赴灾情最严重的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工作3000人次,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凭祥市一直在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谱写祖国南大门的军民鱼水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罗承品 通讯员 黄满强建市之初,崇左市边境口岸基础设施落后:通往口岸的道路路况差,通行能力低下……崇左建市以来,崇左市紧紧围绕建设“强”口...
凭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凭祥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