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区风景如画。崇左市申遗办供图
今报记者龚文颖
中国岩画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在30多个省区市的164个县(旗)发现了岩画,时间从旧石器时代末期至近代。有学者把中国岩画体系划分为北方、东南沿海和西南三大系统,左江花山岩画属于西南体系。在国内的著名岩画点中,花山岩画是在申遗方面行动得最早的,它作为世界岩画中单位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分布地域最广泛的一处,顺利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左江花山岩画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条标准。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可谓一个“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它展现了一套独特、清晰的图像表达系统——以记录祭祀活动为主题、以“蹲式人形”为基础符号,被绘制在大江转弯处的直立崖壁,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它展现了人类与自然沟通的独特方式,达到了岩画艺术创作的高度成就。
古骆越人对岩画“画板”的选择,可谓煞费苦心——这些处于大江转弯处、面对江水来向的崖壁,是绘制岩画的最佳画板。选择这个位置作画,不是为了让人们在岩壁下方观看,而是在对面的台地或江面的行船上,人们顺江而下,远远地就能与岩画迎面相遇,山、水、台地和岩画,构成了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效果。
左江花山岩画还是世界岩画中,惟一一例以“蹲式人形”为基本母题的岩画。这种双腿呈下蹲状,双臂呈上举状的人形图案,神秘而原始,动作高度统一,表现出热烈浓郁的气氛。在缺乏文字的时期,这种不断重复、大量堆积的“语言”,不仅建构了宏大的祭祀场面,也勾勒了丰富的细节。
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
据《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文本》介绍,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左江流域的古骆越人,显然惯于使用舞蹈祭祀、绘画祭祀。在盛大的祭祀仪式中,人们簇拥着首领或祭师,踏着铿锵的铜鼓节奏,用舞蹈取悦自然物及其神灵,祈求化害为利,逢凶化吉。
左江花山岩画中的多处图案,就反映了祭铜鼓、祀河、祀鬼神、祀田(地)神这些祭祀仪式的场景。可以推测,为了确保祭祀仪式永存、效用长久,画工们将庄严、激昂的祭祀仪式画在崖壁上,使这些震撼人心的场面永远定格。
从左江花山岩画的作画规模与难度来看,绘制岩画这种祭祀方式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无疑比它所记录的舞蹈祭祀仪式更多。留存至今的岩画,无疑十分珍贵——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它成为2000多年前的绘画祭祀、舞蹈祭祀传统的惟一见证。
独特铜鼓文化历史悠久
左江花山岩画中的铜鼓形象,是对中国南方铜鼓文化的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记录,这种文化历史悠久,至今仍然盛行不衰。
算起来,铜鼓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已经流行了2000余年。铜鼓通体皆铜,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它不是一般的乐器,而是具有浓厚的神器礼器和权力重器的色彩——它可以是传讯工具,用来召集部众,指挥军阵;可以作为珍宝,用来赏赐臣下、馈赠好友;可以作为权力重器和财富象征,用于陈设;也可以作为乐器,用于婚丧祭祀。
在左江花山岩画中,有大量的铜鼓图案。一是“击鼓图”,体现“鸣鼓以集众”之意,族人闻鼓声而至,由首领或祭师率领,蹲足起舞;二是“多面鼓”图,例如有4名鼓手列成一横排,以手击鼓,其他人围着4个铜鼓,跳跃歌舞;三是“向鼓祈祷”图,在祭师上方有一面铜鼓,鼓手敲铜,观者云集,举手向鼓,形若祈祷。
2000多年来,铜鼓在中国南方的铸造和使用从未间断过,大量的古代铜鼓在左、右江流域被发现。在黔、桂、滇交界的山区,现在仍有大量族群使用铜鼓。在漫长的岁月中,铜鼓与当地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铜鼓文化。
花山岩画申遗大事记
1950年
左江花山岩画在广西宁明县被首次发现。
1954年
当时的广西省文化局派人开展调查,左江花山岩画正式纳入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视野。
1999年
宁明县率先向当时的南宁地区行署提出花山岩画申遗请求。
2004年
花山岩画首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6年
第二次被列入重新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09年
花山岩画本体抢救性修复加固保护工程正式动工。
2012年
第三次被列入调整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4年
广西向国家文物局正式提交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件。
2015年
被确认为中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惟一名单。
新闻推荐
▲志愿者和热心市民在园林植物园的秦霖将军墓前默哀。记者景碧锋摄▲位于瓦窑棉纺厂宿舍区内的周元将军纪念塔。网友胡子提供...
宁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