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华恋
他扎根基层,勤奋工作,开创保护区科研监测与科研合作新局面;他用心探索,积极谋划,创造保护区发展新模式;他一专多能,开拓创新,推动保护区管理水平走上新台阶……他就是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产技术科科长刘晟源。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要做好艰苦奋战的准备。”自1999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刘晟源一直扎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奋战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第一线,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
初到管理局生产技术科工作时,刘晟源就致力于保护区的科研监测与科研合作工作。当时,保护区的本底资源数据还停留在1979年保护区成立之初,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对数据进行更新,针对此种情况,刘晟源积极协调保护区各部门,针对保护对象开展科研监测工作,完善保护区的资源本底数据。在开展保护区的常规监测的同时,刘晟源还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经过不懈努力,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为保护区科研成果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在与各科研单位合作中发现的鸟类新种“弄岗穗鹛”,成为中国鸟类学家发现、描述并命名的第2个鸟类新种。
“弄岗穗鹛”的发现,吸引了国内外广大鸟类学者和观鸟爱好者,催生了弄岗保护区周边地区的“观鸟”热潮,同时也催生出新的职业――“鸟导”。
在负责弄岗保护区的社区合作和自然科普环境教育工作期间,刘晟源敏锐地认识到,发展观鸟生态经济是破解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
“如何在实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同时促进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有序发展是关键。”刘晟源说,弄岗保护区地处广西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山多地少,资源匮乏,当地的社区群众普遍存在“靠山吃山”的习惯。为此,他以弄岗保护区管理局为后盾,针对“观鸟”这个新生的生态经济进行积极的引导、扶持,向社区灌输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帮助社区积极谋划产业升级,提高服务质量。
此外,他还做好当地政府的“绿色发展参谋”。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弄岗的观鸟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发酵,引起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16年,龙州县党委政府把弄岗观鸟生态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日程,在交通、通讯、水电、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依托以陇亨屯为代表的弄岗周边地区,建设广西第一个观鸟基地――“弄岗生态观鸟科普基地”,并通过举办“秘境弄岗”国际观鸟节、鸟类摄影大赛等活动,扩大观鸟生态经济的影响范围和受益群体。弄岗地区也逐渐发展起了以观鸟为主,配套食宿、餐饮、自然教育、自然体验为辅的观鸟生态经济模式。
目前,观鸟生态经济已经成为龙州县生态旅游新的“业态”,成为龙州县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的新模式,也为社区群众的增产增收开创了新的经济收入模式。这也真正实现了将当地社区的“绿水青山”转变为了社区群众的“金山银山”,创新性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成为广西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
此外,刘晟源在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中还开拓创新,推动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走上新台阶。2016年3月,广西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管理平台"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与管护平台"系统结束试运行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标志着弄岗保护区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2017年,刘晟源作为基层单位派出的唯一专家参与了《社区为主体的广西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指南》的编制工作,并于2017年12月完成编制并发布。在编制《社区为主体的广西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指南》的过程中,刘晟源还运用《社区为主体的广西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指南》的理念,积极利用弄岗保护区开展试点工作,成功推动保护区与社区共建湿地保护小区2个、金花茶保护小区1个,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填补了崇左市湿地保护小区建设的空白。此外,他还创新性的提出了构建环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缓冲带的新理念,使弄岗保护区的北热带石灰岩季节性雨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
新闻推荐
崇左市“七五”普法督查组到龙州县检察院督查“七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
会议现场钟杰摄龙州讯8月15日,市“七五”普法督查组到龙州县人民检察院进行“七五”普法中期督查考核工作。此次考核,督查...
龙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龙州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