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龙州新闻 > 正文

农村基层“微腐败”现象治理对策

来源:左江日报 2017-11-14 11:10   https://www.yybnet.net/

基层“微腐败”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年来,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破坏了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龙州县纪检监察机关重拳惩治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群众对正风反腐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但从当前形势看,“微腐败”治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解决。

农村基层“微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

1、蝇贪成群,“微腐败”涉及人员多。农村基层“微腐败”涉纪主体是乡、村、屯干部,与身居要职的“大老虎”相比,“蝇贪”人员分布广、数量多、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2015年以来,龙州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违纪党员干部291人,其中乡镇干部55人,占被查处总人数的18.9%;村“两委”干部85人,占被查处总人数的29.2%;屯干13人,占被查处总人数的4.5%;其他农村党员7人,占被查处总人数的2.4%。乡、村、屯党员干部被立案查处人数共160人,在全县被查处总人数占比达55%,全县12个乡镇均有涉及。

2、无孔不入,“微腐败”涉及领域广。从龙州县近两年来查处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来看,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危房改造资格认定和资金发放、农村低保补助资金、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0—3公里边民生活补助、国家民政优抚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各项惠农补贴等民生领域各个方面。

3、雁过拔毛,“微腐败”违纪手段多。2015年以来龙州县查处乡、村、屯干部“微腐败”案例共160件,其中直接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例57件,因失职渎职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案例56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不正之风的案例47件。从案例分析来看,侵害国家、群众利益的违纪手段主要有五种:一是利用职务便利索贿受贿,立案30件,占立案总数的18.8%;二是侵占集体资金,立案9件,占立案总数的5.6%;三是贪污、私分国有资产,立案8件,占立案总数的5%;四是利用职权以公谋私,立案7件,占立案总数的4.4%;五是巧立名目乱收费,立案3件,占立案总数的1.9%。

4、顽固滋长,“微腐败”问题易反弹。2015年以来,龙州县加大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查处力度,重拳惩治“蝇贪”,先后开展“春风护农”行动、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工作,以持续高压态势,查处了一批基层违纪违法人员,解决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但今年1—9月,龙州县纪检监察机关仍接到“微腐败”问题信访举报26件,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关问题线索36件,立案审查“微腐败”问题56件。这说明在高压态势下,“微腐败”问题虽然得到一定遏制,但不收敛不收手现象仍然存在,稍一松懈便会反弹回潮。

农村基层“微腐败”现象原因分析

1、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监管不到位。当前部分乡镇党委“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重视,尤其是对村、屯干部监督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没有延伸到农村基层末梢。此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滞后,软弱涣散问题仍然突出,对支部党员缺乏教育、监督和管理。由于长期监管不力,农村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组织、纪律意识较差,违纪违法行为频发,成为管党治党的薄弱领域。

2、民生资金运行过程权力寻租空间大。各类民生资金审批、发放等环节操作程序不规范、制度执行力不强,还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和主观意识,权力寻租空间大。当前各项涉农资金审批,如问题最为突出的危房改造指标审批等,皆因审批过程操作不规范、把关不严,决定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出现以公谋私、优亲厚友、吃请回扣等不正之风。

3、民生资金监管主体责任缺失。各涉农涉民生单位、部门是惠民资金监管的责任主体,但一些单位缺乏责任意识,对民生资金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工作不落实,尤其是民生资金下达到村一级后,监管责任单位很少到村屯追踪调查资金去向,监督断链,在“最后一公里”产生了监管漏洞,使一些心术不正的基层干部有机可乘。

4、村屯集体资金管理混乱。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很多村屯没有建立集体资金监管制度,村屯集体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没有规范的票据和流水账,甚至没有账本,村务管理混乱,错漏百出。村“两委”对集体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和涉农资金发放情况不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群众无从监督和维权,助长了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现象的对策

1、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管。强化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队伍尤其是村、屯干的教育和监管,通过党纪党规学习、廉政谈话、约谈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强化纪律约束和廉洁意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督促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做好廉洁自律表率,并担负起对支部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的职责,把党内组织生活规范运作起来,通过规范管理培养一支讲政治、有组织、有纪律的农村党员队伍,使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

2、规范民生资金运行程序,促进政策执行公开透明。各涉农涉民生单位要制定详细、规范的民生资金运作程序,并组织乡、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指导,使其掌握流程、熟悉业务、相互监督。乡镇政府和村“两委”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各类民生资金运行规定流程开展工作,该评议的评议、该公示的公示,做到操作规范、手续完备、材料齐全,防止暗箱操作。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实行惠农政策“五级告知”制度,通过制作宣传栏、编发《惠农政策汇编》、入户送达告知书等途径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各村“两委”要及时公开各类民生政策落实情况,提高政策执行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强化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加大民生资金监管力度。各涉农涉民生单位、部门要按照责权相统一的要求,切实担负起资金监管的主体责任。根据各类民生资金运作特点,制定详细的监管方案和机制,将资金监管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规范监管行为,对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负责。加大对民生资金运行过程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乡镇政府的协调合作,以进村入户走访、电话随访等形式,定期调研追踪民生资金落实情况,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核查、及时纠正,严防跑冒漏滴,让各项惠农政策走好“最后一公里”。

4、规范村屯财务收支行为,强化村屯集体资金管理。建立规范的村屯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和公开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会计、出纳工作,各村屯干部严格按照程序规定使用集体资金,特别是重大开支,需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讨论通过后才能使用,并设立台账做好收支明细登记,使每一笔集体资金来路清、去向明,同时要定期公开集体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探索实行村财乡管、屯财乡管等村屯集体资金监管机制,通过层层监管为村屯集体资金加上“防护锁”,防止出现集体资金开支不合理、村屯干部侵占挪用集体资金、挥霍浪费等问题。

5、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严肃查处民生领域违纪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加大“微腐败”问题治理力度,畅通县、乡、村三级信访举报渠道,加大涉农涉民生领域问题线索排查力度,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并公开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在农村基层营造“不敢腐”的氛围。对不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认真履行民生资金监管责任的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要通过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方式教育提醒,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党纪政纪责任,以严肃问责推动责任落实。

(作者系龙州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新闻推荐

龙州一中师生为彬桥乡热作站学校患白血病的学子捐款3.6万多元

龙州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近日,龙州一中为彬桥乡热作站学校患急性白血病的阮同学举行爱心募捐活动,全校师生纷纷捐款献爱心,为濒临绝境的阮同学伸出援手。据了解,阮同学是彬桥乡热作站学校六(2)班学生,是...

龙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龙州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村基层“微腐败”现象治理对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