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扶绥新闻 > 正文

“我这辈子,就为当警察而生” ——追忆南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甘科伟系列报道三

来源:南宁日报 2017-06-08 05:16   https://www.yybnet.net/
甘科伟检查物证。 (警方供图)

洗漱包、胃药、跌打药酒,甘科伟每一次出差,除了办公电脑、换洗衣物,妻子小黄都要帮他备好这三样物品。

经常加班饮食不规律,他肠胃不好;很多次行动回来,他都带着伤……作为最亲近的人,小黄最清楚,甘科伟受过多少伤,留了哪些疤。

“我这辈子,好像就是为当警察而生的。”这话,甘科伟说过很多次,一次选择,一生担当,对甘科伟而言,警察,不只是一份职业,一份坚守,还是危难时刻最本能的担当。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主动申请到偏远地区当片警

甘科伟的家里,妻子小黄从衣橱里,把一件件褪色的旧衬衣叠好,收起。“他不爱买衣服,来来回回就是衬衣、T恤。”小黄记得,甘科伟刚参加工作时就被派到偏远的金光派出所。每次回南宁看她,甘科伟总穿着白衬衣。可摩托车在泥土路里开上两个小时,人到时,已是满身尘土,衣服也黄了,她一边笑,一边心疼,怎么会被分到那么远的地方?

小黄不知道,去金光派出所,是甘科伟主动要求的。2004年,甘科伟和警校同学蓝凯从警校毕业后一同被分配至永新公安分局。安排岗位时,分局最偏远的金光派出所需要一个人。“领导,派我去金光吧,我是扶绥人,听得懂方言。”甘科伟说。事情一锤定音。金光派出所距离市区五六十公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亲朋好友听说了,都觉得他“笨”,可甘科伟却不以为然,只说:“到基层工作,是为了锻炼自己早日适应警察工作。”

到金光派出所不到半年,甘科伟就摸清了当地情况,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后来,金光一带接连发生偷盗耕牛案件,分局领导带队前来侦办时,作为片区民警,甘科伟对当地村口、路口以及村民情况了如指掌,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信息,分局领导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有干刑侦的“天赋”。不久,他就被调往刑侦部门。

或许,这样的开始,为甘科伟的从警生涯抹上了勇于担当的底色。难能可贵的是,这份担当在此后的13年里不曾褪色。

从偏远地区的片警做起,历任刑侦民警、禁毒侦查民警、禁毒情报民警,13年来,甘科伟转换过太多“角色”,可每一次,他都义无反顾。2009年,从刑侦技术岗位转往禁毒岗位时,面对家里父母的担忧、顾虑,他只说:“你们别担心,我能照顾好我自己。村子里那么多吸毒的人,我当了禁毒民警,多抓一个毒贩,就能多保一家平安……”

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危险时刻他总抢在最前头

2014年5月14日,高速公路云表服务区。一辆白色轿车缓缓驶入,即将停车入位。白色轿车后,已经驾车尾随多时的甘科伟见时机成熟,一把拉开车门,猛地冲上去,一手拉住白色轿车的方向盘,一手拽住嫌疑人黄某的手。

黄某狗急跳墙,赶紧踩下油门,并大力捶打甘科伟的手,试图甩开牵制。但甘科伟仍挂在车门上,死死拽住不肯松手,为同伴车辆跟进围捕,争取了有利时机。随后,民警从车上搜出麻古5000克,贩毒嫌疑人黄某、韩某人赃俱获。

事后,一同参与行动的黄胜“骂”他:“你不要命了,车子没停多危险啊?不害怕吗?”

甘科伟憨厚地摸了摸头,说:“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后怕。”

可是,到了下一次,甘科伟还是那个在危险时抢在最前头的人。

(下转2版)

(上接1版)都说,跟亡命徒搏斗,得拼得出性命;跟狡猾者较量,要斗得赢智商。奋战在禁毒一线7年,甘科伟不但敢拼,而且会拼,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同事吴历辛回忆,2010年3月在侦办一起贩毒案件中,“金牌卧底”甘科伟就以自己的冷静与果敢,成功骗过了狡猾的毒贩。

第一次跟毒贩见面,对方要试探甘科伟的“买家”身份,假意问他到底要多少毒品,需不需要试货?甘科伟语气缓慢却不容质疑:“我从来不试货,但等你试完,我看‘底渣\’就知道货好不好。”对方是一名吸毒人员,听后二话不说,便当着甘科伟的面,试起货来,随后双方确定交易。

到了正式交易,也是计划实施抓捕的那一天。毒贩依旧狡猾,不仅来交易的人换了,且两手空空,一进入约定的房间,就上下打量起甘科伟,盘问他的身份。但甘科伟最终让来人放下戒备,叫同伙送货来。

“他能说会道,又灵活应变,熟练使用毒贩的‘黑话\’‘行话\’,熟知各种毒品的特性、价格和吸食方法,应变能力极强。”吴历辛感叹,每次实施抓捕时,甘科伟都会与毒贩们一起,被自己的同事摁倒在地,双手反铐,毒贩死到临头了,对甘科伟的身份仍是真假难辨。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

再难的工作,他从来不怕扛

要让毒贩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人、物、证三者环环相扣,而缴获毒品重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定罪量刑结果。

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楼,民警莫昌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袋海洛因,倒向称量仪器。60克白色粉末“哗”地从袋口倒出,一股酸臭味扑鼻而来,待上5分钟,记者已经鼻头不适,喉咙发痒。

“每一次抓捕行动结束后,称量毒品的工作,只要有甘哥参与,都是他抢着干。”莫昌明说,每次抓捕行动结束后,甘科伟就戴上口罩、手套,开始固定现场证据,收集毒品,进行称量。

有一次,他们熬夜称量280块海洛因,屋子里开不了空调,腐蚀性的酸味越来越浓,“那时屋子里的酸臭味比现在重了不知多少倍。可甘哥一直没停过。”莫昌明知道,再难的工作,甘科伟从来不怕扛,而且只要工作没做完,他是不肯停的。

2014年,禁毒部门在马山县破获一起特大制毒案,现场缴获362公斤毒品,制毒原料100公斤。抓捕时,狡猾的毒贩把毒品倒进厕所,企图销毁证据。甘科伟顾不上脏臭,第一时间把堵在厕所地板、厕盆、下水道的毒品一一抠出来,并独立完成了这批毒品的提取、称量工作。参与此案的江南公安分局副局长万万记得很清楚,那一次,甘科伟熬了一天一夜,当他走出那间密闭的小屋时,眼眶红肿,满眼血丝。

做片警,十里八乡都认识他;

做刑警,蛛丝马迹逃不过他的眼睛;

做禁毒侦查,屡战屡胜成就“金牌卧底”;

做情报研判,苦练技法成广西“情报第一人”;

13年从警生涯,不管身处哪个“角色”,甘科伟都做到了极致。这一切,始于他的“警察梦想”,终于他的“平凡坚守”,只因为,他把“当警察”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拼尽了全力。

新闻推荐

扶绥专版扶绥新一轮人才引进政策出台

扶绥讯日前,扶绥县出台《扶绥县优秀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期通过建立完善引才、育才、留才等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扶绥工作创业。与2011年《扶绥县优秀紧缺人才管理和使用暂...

扶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扶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我这辈子,就为当警察而生” ——追忆南宁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甘科伟系列报道三)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