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何艳芳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她始终高度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和民生问题,提交了《关于加快教育均衡步伐、提高农村小学办学水平的建议》《关于加强崇左市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的建议》等提案。这些提案分析了当前相关部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所提问题也得到逐步的整改和解决,为崇左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何艳芳立足本职,勤于耕耘,为孩子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何艳芳所带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自理和自控能力较差,或自言自语、骂人、哭闹,或多动、攻击性强。对此,她困惑过、无助过,但从未放弃,始终坚持以“爱”为基点,用“心”去面对每一位学生。何艳芳认为:特教学校没有“差生”,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努力细心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用不同的方式肯定这些优点和长处,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无论学生有着怎样的身心障碍,都一视同仁,真心接纳每一名残障学生。
何艳芳班上学生年龄、智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让学生们早日融入社会,她在教学中深入研究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认真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她探索的“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开心,玩得也开心,都喜欢上了她的语文课。
智障儿童是一个不幸的群体,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有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何艳芳坚持把爱心、耐心、细心、信心、恒心“五心”相结合,把责任和关爱融入到工作的点点滴滴。教孩子发音、说话,教孩子握笔、写字,教孩子走路、唱歌、跳舞;教会孩子们洗衣、叠被、系鞋带,为孩子换洗尿湿的衣裤、床单;帮孩子修指甲、理发、擦鼻涕,给困难的学生捐衣送被。有时候学生生活用品、车票无钱购买时,何艳芳就拿出自己的工资去买,这些年来为他们垫资近万元。
“既然我选择了这一光荣的事业,那我就用我的爱来浇灌她。”何艳芳说。
何艳芳为特殊教育事业默默的无私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换来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15年来,她教过的几百名学生中,有五十余人已在餐馆、工厂、社区等就业,或自主创业,自食其力,坚强面对生活。在她的领导下,学校文艺队在自治区盲聋哑学校文艺汇演中获得优秀奖。多年来,何艳芳获得了许多荣誉:2008年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入选“中国好人榜”;2009年荣获
“崇左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0年荣获“广西全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岗位学雷锋积极分子”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崇左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本报扶绥讯(记者/莫迪)5月16日,扶绥县重奖99家年度“工业稳增长”先进企业,并拉开了“企业服务月”和“项目攻坚月”序幕。工业兴则百业兴,企业强则县域强。作为多年全区县域经济前五强,扶绥此番以“加...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