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称呼,它来自人民高度的信任,凝聚着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扶绥县东门镇共有2名市人大代表、23名县人大代表、67名镇人大代表。近年来,该镇各级人大代表身体力行,走田坎进家门,扎根群众中间,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实际行动,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积极推进民心工程建设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兴东大道集镇段安装路灯后,我们出行变得更方便了……”日前,东门镇东门社区居委会收到了一封来自社区住户黄某的感谢信,感谢东门社区的人大代表麻从明、李繁创等四处奔走,推动了当地惠民项目的实施。
东门镇是全国重点镇、自治区小康示范镇、广西特色工贸名镇。近年来,东门镇政府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实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街道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该镇各级人大代表牢记代表身份,履行监督职责,活跃在各个项目建设第一线,先后推进了棚户区改造项目,东门法庭至汽车站街道两旁彩砖铺设、人行道硬化,东门至上思、岜盆至东门三级公路建设、易地搬迁等民心工程。
洞谷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位于东门镇西面,投资1.51亿元,计划对该镇卜葛村的四平、灵盘两个屯及柳桥镇蕾大村瑶族同胞进行整村搬迁,从而结束他们世代择山而居、风餐露宿的历史,实施异地搬迁178户559人。2014年,瑶寨开始进行移民搬迁,工作推进过程中,四平屯人大代表盘晓兰始终站在拆迁工作一线,不厌其烦地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在她的积极努力下,四平、灵盘两瑶乡94%农户都同意易地搬迁。2015年12月移民搬迁工程奠基,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17年2月实现13栋楼主体结构封顶。狠抓甘蔗“双高”基地建设
东门镇岜楼“双高”示范基地是东门镇2017年重点推进的甘蔗“双高”建设基地之一,其位于该村岜楼屯、岑准屯境内,基地总面积10564亩,涉及273户农户。
为了推动岜楼万亩“双高”基地建设工作,何群君、黄元业、梁金玉等人大代表坚持每天入户宣传“双高”基地的意义和目的、各项扶持政策,并在宣传中把收集来的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及时向党委汇报研究解决。
“群众一开始是犹豫的,但是我们带头签字了,大家就像吃了定心丸。”凭着对人大代表的信任,大家纷纷在同意书上签字,同意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广西东门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再由广西东门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将土地转租给崇左市岜陇一品农业有限公司,终于使岜楼村“双高”片区和岑准屯“双高”片区连成一片,形成了10564亩种、养循环“双高”基地。扶贫攻坚我当先
2016年,东门镇人大主席团开展“走基层,代表在行动”和“人大代表牵手贫困户”活动,发动各级人大代表主动联系帮扶贫困户,了解他们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帮助他们寻求发展项目、依托特色产业推动贫困户脱贫。
“我们通过走访选民,慰问贫困户,积极反映他们的诉求,将群众最关心的道路、建房、生活用水等民生问题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方向。”县人大代表李纯甫如是说。2016年,该镇各级人大代表共帮助完成了154户539贫困人口脱贫销号及六头村脱贫出列任务。
镇人大代表周英雄、黄善荣是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大代表。该镇六头村具有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适宜种植姑辽茶、坚果和发展林下经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英雄和黄善荣认准了六头村脱贫必须要走产业扶贫这条路。他们组织成立了六头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实行姑辽茶套种坚果的模式,并积极引导贫困户利用县里发放的每户3500元产业扶持资金发展土鸡、土鸭养殖。如今,该村共35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种植姑辽茶11户57亩,种植坚果9户72亩,养殖土鸡、土鸭30户,年出栏4800多羽。周英雄等代表还通过微信或QQ朋友圈发布信息、集镇范围内送货上门的办法,帮助贫困户拓宽销售渠道,让山里的正宗“土货”成了抢手货。产业扶贫拉动了六头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16年,37户贫困户中有30户实现了脱贫。
新闻推荐
扶绥讯近日,扶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对该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办法》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先后来到新宁镇第三小学、未来城小学、蓝波湾...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