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新闻 凭祥新闻 扶绥新闻 宁明新闻 龙州新闻 大新新闻 天等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崇左市 > 扶绥新闻 > 正文

卢志辉:让稻秆变“金条”

来源:左江日报 2017-03-22 10:25   https://www.yybnet.net/
卢志辉在潜心作画 卢志辉作品一直以来,壮族人习惯于用稻秆作饲料喂牲畜,编织草墩子当凳子……而在扶绥县,有个叫卢志辉的人却让稻秆变成“金条”——他用稻秆制作的画每幅少则近百元,多则上千元,每年卖出的画作500多幅,收入近20万元,且全部是“排号”预定的。

卢志辉自小酷爱画画,常常受当地木工们之邀给手工加工的家具作画。初中毕业后,卢志辉参加了工作,但他画画的爱好并未就此画上“休止符”。此后的20年间,他从未放弃拜师学艺。

1997年,卢志辉夫妻俩下岗后,卢志辉开了一间天然画业店,妻子则开了间小裁缝店。2000年,在原南宁地区第三届文化艺术节上尝到根雕系列参展一等奖“甜头”的卢志辉又开起了根雕店,但因制作根雕的原材料日益稀缺,他的生意开始难以为继。时至200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卢志辉看到几捆稻草,不禁萌发了用稻草作画的“奇想”。经过两天时间的“捣鼓”,卢志辉人生第一幅稻秆画《喜鹊登梅》新鲜出炉了。

“稻秆画是采用碎贴手法将空心稻秆拼接所形成的装饰画,画作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可是稻秆画的制作工艺流程并不简单,一幅幅形象逼真的作品需要经过收集挑选稻秆、裁剪、清洗晾干、蒸煮去糖(防止霉变)、烙色、放置退火、上胶、熨斗加热碎贴、装裱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工艺复杂繁琐,需要有绘画功底、创作技能以及耐心才能完成。”卢志辉介绍说。

向父母学习浸泡去糖技术,跟妻子学习使用熨斗加热技巧,自己调配几十种胶水制作预热粘贴的底胶……在此后不断“修炼”中,卢志辉发明了稻秆画“秘方”。因此,他加工制作的稻秆变得更加柔韧,不易发霉或长虫子,单一颜色的稻秆变得层次分明,且易于粘贴到背景板上。

近20年来,卢志辉的画作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展,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曾拍摄卢志辉稻秆画纪录片向海外推广,四幅稻秆画被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民族艺术的代表作收藏……如今,卢志辉的稻秆画蜚声国内外,向他预订作品的人络绎不绝。熟识卢志辉的人都说“是他让稻秆变成了‘金条\’”。

2012年,卢志辉在扶绥县城开设“卢志辉稻秆画工作室”展览厅,聘请工人开始流水线处理稻秆,将稻秆画当成实业来经营。在工作室展览厅,观众既可现场鉴赏稻秆画,还可以认识稻秆画制作过程。“现在有几个固定学徒,每年暑假来学习的学生有七八十人。我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稻秆画的接受程度,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把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为家乡多作贡献。”卢志辉说。

新闻推荐

正风肃纪一寸不让

落实“两个责任”,狠抓作风建设,强化执纪审查、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一个个关键词,见证着扶绥县2016年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坚实足迹。2016年,扶绥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担负起全面从...

扶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扶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卢志辉:让稻秆变“金条”)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