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大新讯“耳闻不如一见!这个大冬瓜可能有20公斤吧?”“冬瓜一亩有5000公斤收成,好管理吗?”“收购价怎么样?”在大新县榄圩乡先力村白皮冬瓜种植基地,前来参观学习的各村党总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看到田里的大冬瓜兴奋不已,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个不停。
连日来,榄圩乡党委组织该乡15个村党总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20余人来到冬瓜基地、皇鸽养殖基地、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上了一堂特殊的移动党支部课,把党支部会议前移到田间地头召开,让各村党总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亲身感受先进村(屯)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变化新发展,通过实地体验了解群众的产业发展。
通过移动党支部课堂,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找准群众发展产业,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加深了党员干部对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助力精准脱贫的理解,更加坚定了带领导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以固定党日+为载体,把党支部前移到田间地头,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深入村(屯)针对产业发展需要,对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助力增产增效。”榄圩乡党委书记何志杰说。
自“移动党支部田间课堂”开展以来,农技人员现场解答疑难,产业发展得到快速提升,该乡新增酸梅种植2000多亩、南瓜种植1000多亩、宜居乡村有效推进2个屯,基本形成“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增收门路”的产业发展格局。(梁桂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政光通讯员张丽丽走进大新县榄圩乡武姜村十里青梅种植长廊,放眼望去,青梅树染绿了半山腰,给夏季的乡村带来勃勃生...
大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