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莫迪通讯员黄德民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走进大新县宝圩乡,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整洁通畅,绿树鲜花遍布村庄。这是该乡整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丰厚回报。
截至目前,该乡75个自然屯成为崇左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典范。“下一步,我们将在村容村貌上再优化,在产业发展上再深化,在健全制度和管理上再强化,不断丰富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内涵、提升质量,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宝圩乡党委书记许凤锦说。
1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走进宝西村那营屯,整洁的村中公路两旁,芒果、龙眼等树木在微风中摇曳,葱茏的绿树、整齐的房屋、干净的村庄,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画面映入眼帘。
宝圩乡乡长黄报威介绍,一直以来,当地村民卫生意识淡薄,垃圾乱扔乱放成为习惯。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来,该乡从改变群众更新观念入手。
“红马甲”制定标准带头干。身穿“红马甲”的驻村工作队员既是指挥员,也是战斗员,他们严格按照要求进村入户指导,和群众一起开展工作,他们指挥到哪里群众就干到哪里。
党员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村屯党组织带头作用,积极参与策划,实行屯级卫生划片,党员包片制度。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揽下最脏最累的活,群众见状也纷纷一起干。
典型人物示范带头干。各村屯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第一时间传到全乡6个村的工作群“共享”。尚艺村板安屯80多岁老党员带领群众扫地、景阳村妇女清理水中垃圾等获赞连连。同时,充分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建美丽村屯。
如今的宝圩乡,村庄环境整洁,美丽如画,让村民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实惠。不少村民常说:“天天住在这‘画’里,能不快乐吗?”
2从边远村屯向中心地带推进
“真没想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经过政府精心打造,变成舒适宜居的乡村美景。现在我们村房屋漂亮,公路畅通,环境优美,生活更加安逸了。”看到村里越来越美,板六村三良屯村民许福胜说。
宝圩乡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的原则,按照“清沟、扫地、摆放整齐”的“八字标准”进行,不搞大拆大建,不搞花里胡哨,只求朴实无华,让农村人居环境真正“净起来、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该乡从边远、偏僻的板安、那营、板赦、陇大4个村屯入手整治,作为全乡的示范点,并向周边的村屯逐步开展,让未开展整治的村屯慢慢缩少,最终消失。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类推进、示范带动”。
偏僻的村屯完成整治后,宝圩乡派出工作组到村委所在地及公路沿线的村屯召开动员会,带领村屯骨干到周边的示范点参观,让他们感到差距,激发他们开展整治工作的紧迫感。
板安屯梁品松老人说:“现在每天有专人打扫卫生,垃圾统一运走。村里干净多了,看着心里都舒服。”
3“比学赶超”激发内生动力
景阳村渠菖屯是个100多户的大村,曾经因“脏乱差”而远近闻名,如今却成为“洁富美”的代名词。走进村里,村道宽阔整洁,村头高大的榕树像孔雀开屏。“为了改变渠菖的面貌,我们带领群众整整奋斗了将近10天。干不好,得不到县里的奖励资金,我们心里过不去,老百姓也看不起我们。”景阳村第一书记黄勤伟说。
宝圩乡共有驻村干部25名。该乡要求每个驻村工作队员所包片区每个月都要有1-3个屯级宜居乡村示范点,要让宜居乡村的星星之火在宝圩遍地燃烧。同时,在各村屯之间开展“七个好家庭”评选活动,在全乡范围内营造“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为了巩固活动成果,让“人人讲卫生,户户爱清洁”成常态化,宝圩乡各示范村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屯里的党员干部带领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全屯群众大会,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制定保洁员工作职责等,让制度成为全屯村民日常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成为全屯清洁卫生的最好保障。
走进宝圩乡农村,宜居村庄创建成果扑面而来,村道平坦整洁,淡红色的琉璃瓦,庭院阁楼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垃圾桶。
如今,宝圩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大新县开展的14期周报量化考评中,宝圩乡有10期夺得红旗,获得20万元的乡级奖励经费和4.2万元的村级奖励经费。最近7期更是连夺第一,是大新县惟一连续7周蝉联此殊荣的乡镇。在脱贫攻坚基础性工作交叉检查过程中,宝圩乡群众满意度达93%,为全县最高。
新闻推荐
杨建伟(右三)等大咖亮相会议本报讯(记者李宗文实习生陈梓文/图)开展各种活动9000多场,8万多文艺志愿者参与,受益群众600多万...
大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