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石台新闻 > 正文

精准扶贫“活水”浇出致富新路

来源:池州日报 2017-08-24 01:00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王明智

七月朔风,八月流火。在石台县仙寓镇源头村的一处百亩稻田里,长势喜人的富硒稻苗披着翠绿外衣,正迎风舒展起腰肢。

“这些稻田属于家庭农场,是我村精准扶贫项目之一,由村里两个种植大户从村民手中流转了200多亩地,进行富硒稻和富硒烟叶的种植。”源头村村委会主任张志刚介绍道。源头村位于仙寓镇西南部,辖区有4个村民组,全村有贫困户67户,贫困人口213人。近年来,村两委与扶贫工作人员紧扣“精准”这一要素,积极寻找脱贫的“致富活水”,实施家庭农场、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金融扶贫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扶贫措施,让许多贫困村民逐步走上致富路。

源头村虽地处深山,但土地资源还算丰富,贫困户人口耕地面积约200亩,这些土地多年来未得到合理利用,发挥不了效益。熟知情况的村支书吴绍丙对此深有感触。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新概念以来,各地开始抢占农业产业化先机,初步打造起规模不一、特色各异的家庭农场。池州市也不例外,2014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家庭农场发展有了“路线图”,这也给扶贫工作人员很大的启示。“我们想尝试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新路,将土地流转给村里有能力的种植大户,发展家庭农场,这样也能给贫困户增加一部分收入。”于是,大家开始分头行动,一边联系村里有意愿的种植大户,一边去做贫困户的工作,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合作协议:贫困户以每亩400元至500元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主,农场主按计日工资优先考虑贫困户在农场内务工。“每个贫困户一年可以在家庭农场拿到土地佣金和劳动所得双份报酬,可谓是一举两得。”村支书吴绍丙说。

除了盘活土地资源,产业扶持也是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瞄准茶叶种植加工和苗木栽培抚育,积极帮助贫困户脱贫。联溪组的村民刘国民,由于常年生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而且每年还得负担不菲的医药费开销。针对他家情况,扶贫工作队建议在林木抚育和茶叶改造上做文章。依靠村里的幼林抚育项目,刘国民和老伴一道将自家的杉木林进行了全面抚育,获得了5000元的抚育资金。另外还借助县农委的茶叶低改项目,对老化的茶园进行深沟吊槽改造,不仅获得了茶改扶持补贴,还改善了茶园产茶的品质。

“茶叶是村民们一直以来的主要经济来源,不少村民具备生产和加工茶叶的技能,只是没有设备和资金的支持。”张志刚说道。53岁的李文林自小双腿残疾,早些年一直靠做茶叶加工和销售维持生计,但是苦于加工设备老化,影响了制茶销售。“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帮他争取了茶机补贴,购进了一套先进的加工机械,同时还有农技工作人员专人指导、教授制作名优茶的技术和要领,帮助提高其产茶品质。”张志刚介绍。“有了新设备,加上新技术的指导,现在茶叶加工年收入能有2-3万元。”李文林开心道。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全村茶叶加工户发展到20多家。

“今后,在充分用好用活扶贫政策的同时,我们将继续因户支招、因人施策,鼓励扶贫户依托各自专长和生产资料,挖掘致富源泉,实现今年全村率先脱贫出列的目标。”张志刚表示。

新闻推荐

最深的爱是不离不弃

□记者汪玉芳“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疾病还是健康,年轻还是衰老,你是否愿意永远爱护他,陪伴他,一生一世,不离不弃?”“我愿意!”婚礼上的这句普通的誓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易。石台县七都镇七都村的村...

石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健康脱贫惠民生2017-08-21 01:00
猜你喜欢:
评论:(精准扶贫“活水”浇出致富新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