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岳
“人生有失也有得,我失去了转正的机会和相对丰厚的待遇,但我帮助家乡孩子们实现了飞出大山的理想,我的人生因此而十分有意义。”石台县大演乡横山小学代课教师吴全树说。 52岁的吴全树看上去显得苍老,衣着极其朴素,但很整洁。得知自己当选9月份“安徽好人”,他十分高兴。
吴全树是大演乡新农村横山村民组人。 1980年,作为家中老大的他,毅然放弃了考大学的机会,当起了只有十几个学生的“孩子王”。那一年他17岁,当时弃学从教是为了给父母减负,谁知这一教就是35年。
横山小学只有1个教学班,却包括3个年级。吴全树是这里唯一的教师,一直承担着所有年级全部课程的教学任务。有时候,他还要承担起孩子家长的责任。作为老师,他严格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要求,像园丁一样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作为临时的学生家长,他帮助学生梳头、洗脸、甚至理发更是家常便饭。他的办公室既是阅览室又是医务室、灶务室,是为学生服务的“多功能室”。
面对一个教室里几个年级的学生,他能灵活运用动静结合与年级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管理班级纪律。 “搞好复式教学,培养高年级小老师很重要,既培养了他们团结友爱的精神,又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吴全树说。
上个世纪90年代,因交通和信息闭塞,吴全树没有及时得到考试通知而失去了民师转正的机会。后因高山教学点需要和当地家长的希望,他便接着留任担任代课教师至今,每月守着几百元的报酬。 “如果吴老师出去打工了,我们村的孩子只能等到十来岁才能到山下上学,这会耽误孩子们多少宝贵的时光,增加家长们多少额外的负担。”大演乡横山村村民李清山说。
吴全树35年坚守在那方简陋的讲台上,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了大山。“把这份事业干好,无论多少困难挫折,我都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金钱是很重要,但是对于我来说,山里孩子们的前途更重要。教育是我终生的选择,我无怨无悔! ”吴全树说。孙冠贤/制图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张德森本报记者 徐 建“是‘税融通\’让这些机器又转起来了!”在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中,石台县成龙木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军高兴地大声说道。该公司是生产刨花板的小型企业,年产刨花...
石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石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