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 石台 焦目祥
正月初三一大早,老田就打电话给我:“吃腻了大菜,来田家吃点小菜野味吧,你带着家人中午十二点之前赶到我家吃午饭,等着你啊! ”说完就挂了,老朋友之间就是这样,邀请你做客是没有商量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我们一家三口带着对农家田园的向往和快乐的心情出发了。老田家在新棚,距离七都镇上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尽管他姓田,其实家里并没有田,新棚是典型的皖南山区地形——两山夹一凹;老田并不老,年龄比我还小几岁,喊他老田,是我们当地的习惯,姓前面加一老,简洁明了,既尊敬又亲近。
我悠闲地开着车,尽管窗外飘着沥沥春雨,但一家人在车上说说笑笑的,其乐融融。时不时地欣赏到路边山上的迎春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粉红得格外娇艳夺目,点缀并愉悦着我们的风雨兼程。
拐过一个弯,前面停了一长溜车子。什么情况?我顺着车子的队尾靠右停了下来,在情况不明的状态下,不能贸然前行,否则会发生拥堵的。有人站在车子旁边张望,显得很焦急的样子,我下车上前询问情况,都说不知道前面怎么了。
我撑着雨伞到前面去了解情况,路边所停的车辆,是清一色的小车子,但型号各异,牌照是各地的,这情形让我恍惚是置身于城里了。我习惯了在乡间开车,自由而舒坦,驾驶起来特别轻松。偶尔去了市里,各种交通标志让人眼花缭乱;车多人挤,还要注意车道、注意红绿灯、注意限速,让人手忙脚乱。在市里不遇堵车是稀罕事,堵车才是家常便饭。
春节前夕,大批在外的游子似乎是听到了家乡的召唤,宁静的乡村随之就热闹了起来。很多事业有成的人,自己开车回乡,镇上街道两边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停满了各地的车辆,加上本地原有和新增的车辆,简直就是一个车市,小镇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
现在的人们富裕了,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方式也在改善。正月里走亲访友,大多是自驾出行,方便又快捷。我边想边走,车队的“长龙”延伸到前面的拐弯处,这里面有走亲访友的,也有城里人来山区乡间自驾游的,都下车张望,个个显得很迷茫。我暗笑了一下,这城里人就是为了到乡间来体验驾驶松弛的乐趣的,怎么也没想到在乡间居然遭遇堵车了。估计春节期间,城里的堵车好多了吧,因为这么多的车辆都跑到乡下来了呀。
我顺着“长龙”转了一个弯,看到前面好多车拥堵在一起,动弹不了。我挤到跟前一看,原来是对面一辆车转左大弯去支路,还没转过去,就被这边和支路的来车挤住了,横在了路中间。等三方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准备避让时,三个方向的车流挤了过来,没有空间退让了,就这样形成了拥堵。
我仔细察看了一下,需要多台车错让一下,腾挪出中间这辆车左转的空间,只要他转过去,路就通了。我就临时充当起“交警”,模仿交警的手势比划,指挥着挤在一起的车子一点一点地腾挪。
别人也在旁边帮着喊:“倒,倒,再倒,好。左,左,再左。好,回,回……”两个方向多台车,在我的指挥下,一点一点地挪出了一个口子。让中间这辆车过去,可驾驶员面露难色,看他满头大汗,就知道他是个新手,判断不了能否过去,我就鼓励他:“看我的手势,应该没问题,能过的。”他将车启动,我在他车前方打手势:“右,右,再往右,好。左,左。好,回正,进,进……”终于帮他将车挪到了支路上。
雨停了,乡间道路通畅了,车队缓慢流动了。我长吁了一口气,手机响了,一看是老田在催我。
我开车八年来,第一次碰到这事:在乡间遭遇堵车。
新闻推荐
在石台县仁里镇缘溪村,一对年过花甲的外地夫妇常奉忱、李玉芹义务照顾孤女丁店生长达13年之久。常在外地当老师,妻子身体多病,但为了让丁店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夫妇俩经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苦难和酸楚...
石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