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石泽丰
3月11日下午,春阳暖照大地。青阳县杜村乡上峰村的田畈内,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呈现出乡间明丽的春景。就在新屋畈的田野间,现年58岁的胡小莲和她的10余个姐妹们,正忙着把木耳棒上长出的黑木耳摘到桶中,她左手拎着棒子,缓慢地旋转着,右手将棒上的木耳摘下。尽管是给村民姜治胜务工,面对这样丰收的景象,胡小莲觉得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挣,再忙心里也感到高兴。
姜治胜的妻子何嗣俊一边忙着把新鲜的木耳装上车,一边对记者说:“自从前年开始种植5亩多地的黑木耳后,家里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纯利润至少有5万多元,更重要的是,还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致富。”提起如何走上这条产业路时,何嗣俊指着身后一农场说:“得益于上峰村小孬子家庭农场的邓坤胜,是他为我们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的,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益。”
邓坤胜是小孬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2015年以前,他一直在外跑运输做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外面种植黑木耳效益很好,通过一番考察后,下定决心回来发展黑木耳种植和菌棒加工。有人不理解他的这一做法,说他傻。他说:“我傻一点无所谓,只要能带领村民致富,我就心满意足了。”2015年,他成立了小孬子家庭农场,出资50余万元购置了最新的生产设备,建起了5座阳光大棚,自己在村里带头干起黑木耳种植和菌棒加工。从第一年种植6万棒,到现在已发展到了10万棒的规模。“更重要的是他带动了全村9户村民种植黑木耳,钱利平、罗营安、赵烈云这些农户在他的指导下,家庭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上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包志德说。
“去年,我为钱利平加工1万多根菌棒,为姜治胜加工了3万多根菌棒,为赵烈云加工了6万多根菌棒……”邓坤胜说。不仅如此,邓坤胜还定期不定期走进他们的田间,提供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帮助这些农户建立起销售网络。据包志德介绍,小孬子家庭农场除了以“农场+农户”的模式经营,为贫困户种植食用菌解决资金、技术、销售问题外,还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种植、回收合同,由农场加工生产菌袋,并安排专人跟踪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贫困户负责采摘,木耳由农场统一销售,扣除成本后的收益归贫困户所有。“只有让农户们种无忧、收无忧、销无忧,他们才有会积极性,才会在奔小康的路上有更多劲头。这也是我成立农场的初衷,今后我会竭尽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村民。”邓坤胜这样说。
新闻推荐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们经常会给我们呈现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但是一堂数学课,想让它生灵活现,却不是那么容易。从毕业之后就进入...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