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成兵)日前,木镇镇越路村泉水冲水库公开招租,竞拍人轮番举牌竞价,底价由3.5万元/年竞到6.1万元/年,仅此一笔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余元。这只是木镇镇农村集体资产实现“阳光增值”的一个缩影。
2010年起木镇镇结合“三资清理”,以10个村为依托,成立了“木镇镇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将村集体资产纳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平台”管理,对资产的发包、租赁、出售、转让等进行阳光操作,各种资产、资源由过去“干部说了算”到现在“市场说了算”,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去年进行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摸清了家底,并将经营性净资产进行了折股量化,设置成员股、集体股,每股都明确应对净资产多少,村民明白了,村干部也清白了。”一位村支书深有感触地说,此举既扩大了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又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利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正如新竹村党支部组织曹正祥等7名党员抱团发展,推行“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承包2000余亩土地,成立了青阳县阳春农业专业合作社,既解决了农村闲置土地问题,又带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农民还获得每亩400元的租金收入。
“今年是继去年清产核资基础上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总结完善,整镇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一年,木镇镇还将积极探索,加强宣传,梳理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发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杠杆效应,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镇分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同志说。
新闻推荐
“太感谢你们,青阳农商银行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这笔资金,我公司运转又可以步入正常轨道了。”近日,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