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李美
7月25日,骄阳如火。青阳县蓉城镇光明村村民王云峰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家里饲养的5000多只土鸡进入产蛋期。
“现在刚进入产蛋期,每天产蛋量有100多个,再过一个月进入高产期,每天能有2000多个鸡蛋呢!”王云峰告诉记者:“要是没有好政策和村里帮扶,我这个贫困户连脱贫的信心都没有!太感谢了!”
妻子患病去世 家庭因病致贫
2013年,对于王云峰一家来说是不幸的一年。妻子患上肺腺癌,这对于一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了给妻子治疗,从2013年确诊到2016年去世,3年间,王云峰花费了78万余元的巨额医疗费,但最终没能挽回妻子的生命。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花完后,王云峰又将拆迁分配到的房子和门面房都卖了,用于妻子医疗费用,可最后还留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
妻子去世和巨额债务让王云峰痛苦不已,看不到未来的生活希望。2014年底,光明村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得知王云峰家生活困难情况后,及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村支部书记程翔立即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评议,根据他家实际生活困难情况,评议确定王云峰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让他享受到各项扶贫政策关爱。在村“两委”的耐心沟通下,王云峰深刻意识到要通过勤劳双手改变家庭的困境,要不断谋求发展才会有出路。
村两委倾心扶持 王云峰勤劳建场
在了解到王云峰有办养鸡场的想法后,程翔鼓励他发展家禽养殖,并积极帮助王云峰申请政府给予的产业扶持和5万元无息贷款。
在村“两委”的扶持和鼓励下,王云峰说干就干,将5万元无息贷款和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几万元都投入了养鸡场建设。2016年底,400多平米的养鸡场建成了。
鸡场建成后,王云峰购回第一批鸡苗。看着育雏棚里金黄的小鸡苗“安家落户”,王云峰在妻子去世后的悲痛里,第一次看到了希望。每天天不亮,王云峰就早起打扫棚舍,添置饲料,每天入夜,王云峰还打着手电筒检查鸡舍,查看鸡苗。一得空闲,王云峰就来到有养殖经验的大户家中求教学习,还跑到书店买来养殖书籍和纸笔,认真学习,做起记录和养殖心得、笔记。
产业脱贫有希望 勤劳苦干树榜样
天道酬勤。2017年底,村“两委”干部再次到王云峰家上门走访时,他的养鸡场已经初具规模:几千只土鸡在王云峰栅起的院落里竞相啄食,新购回的小鸡苗活蹦乱跳——王云峰心里乐开了花,质朴的脸上漾起久违的笑容。
发展养鸡产业让王云峰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王云峰兴致勃勃地介绍,今年如果行情保持往年水平,鸡舍里的5000多只蛋鸡能让自己顺利脱贫,走上致富道路。“年底我准备拿出一部分利润,将养殖场再扩大一倍,明年这时候可就有1万只蛋鸡了!等养殖成功,我要带动周围更多困难群众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王云峰看着鸡舍里汗水换来的成果时,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徐朝虎)今年以来,针对工业园区及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青阳县高度重视,坚持“环境优先”发展理念,通过综合施策、分...
青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