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玉芳)在安徽省智慧产业研究院云下耕智慧农业科技公司的展厅里,摆放着五花八门的各类产品,有用新式材料搭建的房屋模型,墙砖还有桌椅板凳;还有智能化气化炉,它输入的是废弃物制成的生物颗粒,输出的是热水、冷气和电流……很难想象,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原料居然都是毫不起眼的秸秆。
一吨秸秆的价值有多大?如果压制成生物燃料,其产生的热量与一吨4000大卡标煤相当;制作成新型建材,其质量也远远优于普通砖块。“我一直认为,秸秆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以往人们就用秸秆作燃料,不但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秸秆的了解,秸秆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显现出来。”云下耕智慧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方超告诉记者,只要利用得好,秸秆全身都是宝。经过几年的研究,目前公司对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上已经形成了完整技术体系。
看起来柔弱细小的秸秆,经过特殊处理后,能成为坚固环保的建筑材料。采访中,方超告诉记者,他正在为2018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做准备,其中一个参展作品就是用秸秆建的房屋模型。“这栋房子的建材是秸秆和黏合剂制成的,质量坚固,根据老化试验,使用寿命远远超过普通建材。”秸秆建材由粉碎成粉末状的秸秆纤维加入特定的粘合剂,经过加压等工序,最后通过挤塑机加工而成,被誉为绿色建材。“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一直是我国传统建筑业发展的重大瓶颈,而秸秆加工而成的建筑材料它不仅防火、防水、抗寒、防噪音等性能远超普通建材,更重要的是,秸秆成本低,同一栋建筑,使用秸秆板材可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在去年的省博览会上,公司的小型气化炉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一年来,我们改进气化炉的性能,不断扩大气化炉的应用范围,已经形成了完整技术体系。”方超告诉记者,今年参展的重头戏便是升级的智能化气化炉,该产品是联合国内多家知名高校相关专业教授共同研究,在经过无数次讨论和上百次的实验改进后的成果。这是以气化燃烧和低温吸附制冷技术为核心的整套秸秆等废弃物处理装备,先经过粉碎、烘干、定型、冷却等工序,把一堆秸秆变成体积小的一根根生物燃料,再通过技术手段气化燃烧这些生物颗粒,产生的热量通过微型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成为家庭和村庄的能源总中心。我们可以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给食品消毒、加工食品,余热进行发电和制冷,发的电除了自用外,还可以并网售卖,制冷可以解决夏天降温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食品保鲜问题,既改善了生成环境,又解决时鲜农产品销售不掉变质的问题。“这样的能源中心消耗的是秸秆等废弃物,输出的是热水、冷气和电流,燃烧残余也是有机肥料,环保价值十分巨大。”
记者从市农委了解到,近年来,池州市在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实现“以禁促用”到“以用促禁”的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但池州市山区田地分布零散,地块小,目前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及设备缺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池州市制定了小型化智能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在贵池区和青阳县选取两个村实施示范工程项目,由云下耕智慧农业科技公司负责开展试点建设,试验摸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进一步推动秸秆转化利用增值。“秸秆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要知道,池州市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119千公顷左右。这么大一笔资源,如果能进一步做好综合利用,形成产业链,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帮助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通讯员施莉一直以来,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充分群众主体作用,让群众自己想、自己说、自己干、自己管,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民生...
青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