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婷/文 左泽川/图
10月中旬以来,菊花绽放,前来赏菊的人络绎不绝,往昔安静的青阳县乔木乡凌塘村,一时间人气爆棚。近年来,凌塘村以“精致农业”理念为指导,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生态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广徽菊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引进七彩水稻种植,开启青阳县水稻画种植的新篇章,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凌塘村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是池州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池州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作为着力点,实施“411”转型倍增计划,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池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近年来,池州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标准化打造“九华佛茶”品牌,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已达9.5万亩,4家茶企进入全国行业百强。深入实施水产跨越工程,以秋浦花鳜为重点推进特色水产发展,全市名优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达30万亩,建成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1家和2个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推进休闲农业发展,推广“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模式,新增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累计建成1000多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区)、45个四星级以上“农家乐”,2016年休闲农业实现接待1000万人次,营业收入25.5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46.41%、46.38%。
在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池州市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集聚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今年,池州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产品结构,出台了《池州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1年)》《池州市促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奖补办法》,对农业产业化进行政策扶持,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6家,1-9月规模以上农产品企业加工产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长率位居全省第2。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家庭农场231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个。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农产品4个。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全市新增农产品电商28家,总数达341家,规模以上电商36家,前三季度销售额突破6.34亿元,位居全省第7。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近年来,池州市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市52个乡镇611个村,共完成承包耕地确权面积171万亩,确权登记并颁证32.36万农户。积极发展土地流转、托管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方式,截至目前,全市耕地流转面积达到59.6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8%。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自2016年试点以来,12个村预计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东17000人,将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折股量化到人,落实到户,初步实现了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大力推进“劝耕贷”试点工作,累计发放“劝耕贷”资金2.49亿元,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新闻推荐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皖国土资[2013]122号)文件的有关要求,2017年度青阳县4个新增耕地开发复垦项目已进行了市级验收,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一、公...
青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