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莹
“家风的传递,要靠言传身教。”家住青阳县木镇镇武圣村的徐华英说。多年来,夫妻俩身体力行,耳濡目染教育孩子明辨事理、好善嫉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女儿王丽天性善良,多年来照顾智障弟弟,用行动传递着人间最美亲情。
52岁的徐华英,在上世纪80年代末,是木镇修配厂一名技术过硬的车工,她头脑灵活,动作娴熟,吃苦耐劳,年年被评为厂里的技术标兵。1988年,与王军志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夫妻俩男主外女主内,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小日子过得甜蜜而幸福。随着一双儿女的相继降世,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然而,当儿子长到5个月左右时,她发现孩子有点异常。经医生诊断,儿子大脑发育不全。于是她辞去了工作,和丈夫带着儿子辗转全国各大医院进行治疗。虽求医无数,但儿子还是落下了重度残疾。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女儿王丽从小就很独立,勤奋学习,在校期间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各种比赛中都能拿奖,最后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在校期间,她一直心系家里的弟弟,特别是慢慢接触社会了解了残障人士的知识后,她更加觉得父母这些年的不易,自己应该要好好照顾弟弟,让他有更好的机会去成长。
毕业后,她一直想要把弟弟接到自己身边,让弟弟去残障教育机构康复学习。可是当时由于弟弟年龄已有16周岁了,加上户籍的问题,联系了许多学校都未果,最后在苏州找到了一家愿意接收弟弟的教育机构。2014年初,她带着弟弟来到了苏州,从坐车到做饭,她一点点地培养弟弟的独立生活能力。为了让弟弟开阔视野,增加人生阅历,她更是带着弟弟去各种地方旅行。“北京、敦煌、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草原,弟弟还到过沙漠徒步旅行呢。”王丽自豪地说道。
正是源于对弟弟的爱,让王丽一直关注残障人士,热心公益事业。有次她带弟弟看电影的时候弟弟问自己可不可以带机构里其他的孩子一起来看。“听到弟弟的话,真的内心很感动,他很懂得关爱与分享。”王丽说,后来自己就和一些爱心人士在苏州前后组织了四五次比较大的观影活动,把福利院里的、培智学校的以及不同机构里的近百个孩子请出来,一起去电影院看动画大片。“看到他们的变化和成长,我知道社会阅历对这些孩子的帮助有多大。”王丽说。
如今弟弟越来越独立,时常还跟着姐姐一起去做公益,作为家长,徐华英夫妇看到这些变化很是欣慰,她也相信,聪明善良的儿女以后的路会越走越好。日前,她的家庭被市妇联等单位评为2017年度池州市“最美家庭标兵提名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秦峰)近日,青阳县木镇食品检验室、庙前食品检验室、县开发区食品检验室等3家食品检验室通过验收。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食品检验室、快检室达7家。青阳县食药监局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联合财政...
青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