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青阳新闻 > 正文

走进杏花村73、村北夕照三台峰

来源:池州日报 2017-09-08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杏花村人

杏花村的村北部位,有三台夕照,是杏花村十二景的第五景区。

《杏花村志》卷之二记载:“湖山,在杏花村。登顶俯眺,大江如縈带焉。飞帆上下,宛似凫雁。顶上平旷,昔建有亭台。”“虎山,与湖山并峙。山巅浅草如茵,湖光山色,城郭烟火,交相映带,游人历此,心旷神怡。山列中台。”“钵顶山,在演武场后,亦名笠山。以上三叠峰起,总名三台山。”“芙蓉岭,在三台山之间。”“马鞍山,在湖山侧,以形肖故名。旧有湖山亭。”“华严庵,在湖山东北之阿,和州鹰阿子戴本孝篆额。”“西隐庵,即华严庵地。”“三台庵,在三台山之西北,为女僧所居。庵有秋桂数株,花时,多游女盘旋其下。”“也罢了庵,原名瓢庵,与三台庵相近。”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沈昌《题贡院》诗:“传闻南渡急需才,八桂湖山次第开。从此青钱中万选,云霄有路到三台。”

《杏花村志》有林搏云《湖山积雪》诗:“高眺湖山雪,弥漫玉作堆。洁光涵霁月,皓质映寒梅。石谷迷青蔼,松树带白皑。小溪浑冻合,野衲隐三台。”林搏云,字翼鲲,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康熙十六年岁贡,任贵池县儒学教谕。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虞邦琼《杏花村十二景·三台夕照》诗:“奇峰秀景四时夸,树顶岚光散晚霞。天外归云催暮色,江边返照漾晴沙。”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卢光祖《杏花村十二景和丁文涛原韵·三台夕照》诗:“松清秀出景堪夸,万缕金辉映彩霞。安得倒戈回驭辔,龙文矄影照香沙。”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沈思伦《杏花村十二景用原韵·三台夕照》诗:“涛声高卷为松夸,更羡晴晖落晚霞。绻恋游人归未遽,恒河钟远散平沙。”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吴光锡《重阳前一日,同王无枝、鲍晋公元礼、许季清、李学醇登高,小息华严庵》诗二首。其一云:“近郭几能到,登高故早来。望涵波潋滟,秀耸塔崔嵬。曲抱千家市,平凌十亩台。背冈修竹坞,丈室转悠哉。”其二云:“下坡因小息,歧径失前门。茶到清如许,僧贫不可论。松涛秋更远,菱唱晚愈繁。明日携壶出,仍过杜牧村。”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王良相《重阳前一日,同王无枝、鲍晋公元礼、许季清、李学醇登高,小息华严庵》诗二首。其一云:“登高无限兴,先日眺湖山。双塔浮溪外,千家出树间。将峰青远近,与水绿周环。竹密僧房寂,萧萧昼掩关。”其二云:“却寻方丈室,僧亦解供茶。冷淡禅家礼,参差野径花。吼惊松作浪,影乱竹迎鸦。何必龙山宴,行歌帽已斜。”

《杏花村志》有明末清初诗人吴非《华严庵》诗:“屐无何齿去,上下足曾安。不至行趋滑,能藏见曲蟠。逃禅称佛号,法喜导人欢。暂得闲僧话,明如起刹竿。”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宁淇斐《华严庵》诗:“一庵藏小壑,真是老僧家。隔坞人烟静,到门树影斜。圃荒堆积草,客去散鸣鸦。莫道无供给,清谈胜雨花。”宁淇裴,字天台,号饭牛奴,池州青阳县人。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佘心传《华严庵》诗:“日归犹未暮,更欲尽郊游。庵小山环立,门斜竹影修。客来休亦暂,佛在坐何愁。群鸟如栖宿,相呼自唱酬。”佘心传,字鹊岸,安徽铜陵人。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刘廷鋈《西隐庵》诗:“闻已称西隐,华严字未磨。孤僧闲倚树,群鸟乱离巢。小坐聊休倦,清谈亦解酡。浮烟连百雉,归趁夕阳歌。”刘廷鋈,字叔皮,贵池人,为刘诚庶出之子。有文才,家贫,尝授徒杏花村。西隐庵,即华严庵址。清顺治间,池州绅士迎讲师含融和尚居之。

《杏花村志》有明代诗人陈常《题也罢了庵》诗:“人无退后想,著染将来魔。识得当前境,偏宜自在多。”陈常,字时夏,又称故云道人。一生布衣,有遗稿《鹜鸣集》。也罢了庵,与三台庵相近。有四明老僧行脚至池,居数载示寂后,潜州半禅道人寓此,将瓢庵易名为也罢了庵。

74、池阳桑柘映丹枫

杏花村的村北部位,除三台夕照外,还有桑柘丹枫,这是杏花村十二景的第十一景区。

《杏花村志》卷之二记载:“古迹桑柘门,在虎山东北。唐时,土城门,路通古鱼贵口。建德明经王自省《杏花村怀古》诗曰:‘山程行发从兰水,花县行吟过杏村。常似秋来唐以后,因怀古往宋当论。废兴时慨归荒草,深浅湖波指渴痕。不识酒垆依井立,何人为说土城门。\’”

《杏花村志》卷之二记载:“芙蓉岭,在三台山之间。东汝布衣杨森《喜杏村友人招游江祖石,以平桥阻舟,还集三台,共用船字》诗曰:‘万罗苍翠远参天,望里虚回载酒船。木杪有台供选胜,峰头无路与游仙。青看隔水群山抱,碧荫当空茂树偏。只是醉余惆怅处,大堤芳草石桥边。\’天台饭牛奴宁淇汶前题诗曰:‘清溪十里草芊芊,我友招游五月天。水荇风牵真似带,石梁潮浅不通船。开尊且傍山腰寺,放眼仍看洞口烟。乘醉独留郊埜宿,杏花村里听啼鹃。\’古牛耕者吴非前题诗曰:‘芙蓉塘畔泛湖船,江祖遥招一石悬。桥似榷横飞莫渡,指于亭际坐成旋。载回酒具人皆醉,合拍歌声客自传。四面山光高列嶂,日斜云影画图烟。\’”

《杏花村志》有晚唐杜荀鹤《溪岸秋思》:“桑柘穷头三四家,挂罾垂钓是天涯。秋风忽起溪头白,零落岸边芦荻花。”《杏花村志》按:“郡西唐立土城门,名桑柘。诗曰‘桑柘穷头\’,即杜坞地也。且挂罾垂钓,至今如故,是其别业景物矣。”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宗观《文选楼看红叶》诗:“胜迹维摩近水楼,霜空云物楚江秋。半村红树渔舟出,隔崖青山酒慢收。指点南天销远燧,招携西苑美清游。萧梁文藻来崔亮,对客挥毫到上头。”宗观,字鹤问,号遗山,广陵(今江苏江都)人。康熙二十年,任贵池训导。自号“杏花村客”,课士之暇,登临池阳名胜,无不留题,著有《秋浦集》。

《杏花村志》有清初诗人虞邦琼《杏花村十二景·桑柘丹枫》:“碧水丹霞半映门,疏林秋色画图存。风高日暮吹鸿断,带得边声落小园。”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郎深《虎山看枫叶》诗:“杏花村畔虎山斜,庵结山阿野树遮。每岁经秋霜染后,满林红叶灿云霞。”郎深,自号“林叟”,贵池县杏花村人。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卢光祖《杏花村十二景和丁文涛原韵·桑柘丹枫》:“烟峦叠叠对柴门,坐展云林妙墨存。枫落如霞点碣石,喜成新酿到桑园。”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沈思伦《杏花村十二景用原韵·桑柘丹枫》:“秋深摇落覆蓬门,艳胜春花野色存。高手殷将闲点缀,图成一幅是名园。”

《杏花村志》有清代诗人宗元豫《过杏花村看红叶》诗:“闻说前村有酒家,紫薇遗迹漫相夸。春葩伐尽名空在,聊借丹枫代杏花。”宗元豫,字子发,家在京口(江苏丹徒县)。宗元豫还有《读杏花村志有题》:“少诵紫薇句,遥爱花村名。老作秋浦客,频来花村行。花村风景已非昔,千树名葩不存一。转眼繁华变劫灰,迷阳满路罥行踪。郎子奕世家村中,当代犹见千林红。搜辑诗文遍今古。牛腰大卷压奚僮。我谓诗文徒空名,何如种杏复成村。老夫乘兴如相访,与君花下听啼莺。”在这首诗里,我最感兴趣的诗句是:“郎子奕世家村中,当年犹见千林红。”

清代诗人章骏飞《西庙霜枫》诗云:“摇落思梁苑,年年霜染春。甘棠忆帝子,枫叶引诗人。古庙赡榱桷,残碑扪莽榛。所欣秋色好,驱马又逡巡。”由杜荀鹤的“桑柘穷头三四家”,到章骏飞的“甘棠忆帝子,枫叶引诗人”,都应证了宗元豫的有感:“郎子奕世家村中,当年犹见千林红。”

新闻推荐

张杰华深入青阳县驻点调研基层党建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池组宣)8月31日至9月1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杰华深入青阳县乔木乡东源村、酉华镇宾山革命纪念馆和杜村乡龙华美丽乡村建设点、红光村等地,实地调研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干部教育...

青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走进杏花村73、村北夕照三台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