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青阳新闻 > 正文

青阳:产业扶贫搭建“造血”平台

来源:池州日报 2017-09-02 01:00   https://www.yybnet.net/

□ 通讯员 汪胜富

“第一季甜瓜我们在6月底已经采摘销售完毕,第二季甜瓜就在这两天栽植,10月份收获。”日前,在青阳县庙前镇庙前村百亩优质无公害水果产业种植基地,庙前村党支部副支书赵烈强一边察看大棚里瓜秧长势,一边告诉笔者,他们种植的甜瓜叫九华白蜜瓜,肉厚汁多,酸甜适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十分畅销。

赵支书介绍,今年庙前村与安徽侬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水果产业种植基地。该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2至3万元,为18户贫困户每户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

近年来,青阳县将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多管齐下、狠抓落实,全县产业扶贫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该县出台专门文件,明确对贫困户发展种、养业给予资金扶持。2016年全县共发放产业扶贫资金472万元,2017年已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60万元。据初步统计,该县今年已发展茶园2171亩、蚕桑506亩、中药材88亩、林业207亩、粮食10802亩、玉米121亩、油菜1065亩、水产1862亩;饲养家禽18.7万只、猪1273头等。

各乡镇、各村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庙前镇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与企业合作、合作社帮扶等途径,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增加收入。今年以来,该镇已经发放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6.7336万元。

蓉城镇新中村根据不少村民外出务工、部分土地闲置的现状,引进渔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打造集特色种养、采摘观光、拜佛祈福、婚纱摄影、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园项目。目前,已发展稻田养虾60亩、大棚吊瓜及有机蔬菜50亩、黄花菜300亩、玫瑰花园200亩,休闲木屋、田园餐厅、亲子乐园、摄影基地等设施正在建设中,计划8月底开园运营。该项目每年可为本村47户贫困户平均增收1000余元、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

朱备镇江村村则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他们成立了中药材开发中心,种植的莲子(太空莲36号)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每年初夏盛开的荷花,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摄影,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的快速发展。2016年该村采摘莲子2735公斤,村集体增加收入54700元。此项目为20余名贫困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每人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乔木乡凌塘村以“精致农业”理念为指导,将传统产业做精做深。该村成立了毛竹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发展毛竹和食用菌产业。同时,建设了100多亩的菊花种植基地,为12名贫困村民解决了就业,为村集体年增加3万元收入。该村还与中国水稻研究院合作,引进七彩水稻种植,项目涉及7户贫困户,每户增收2000元。

为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青阳县实施了“村级光伏电站项目”和“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所有贫困村均建设一座60千瓦光伏电站,其中17个村已于去年年底建成且并网发电。与此同时,对贫困村结合自身资源发展集体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今年以来,该县共启动实施了16个项目,投入财政资金409万元,扶持贫困村发展茶叶、菊花、竹制品加工以及粮食烘干等产业。

新闻推荐

法治池州的生动实践——池州市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侧记

□记者邓柱走进贵池区墩上街道的社区和村庄,随处可见风格新颖、通俗易懂的法治标语牌、文化墙。街道还将罗城民歌和法制宣传有效结合,在寓教于乐中将法律宣传到每个老百姓的心中,从而进一步推进了民...

青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我当了一回小记者2017-08-23 01:00
评论:(青阳:产业扶贫搭建“造血”平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