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讯(通讯员孙继葆)针对近年来县内外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青阳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把产业重心由单一的非金属材料业向有色金属材料业、非金属新型材料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并重的发展格局转变,集中力量打造三条百亿元产业链。在实施这一工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青阳以县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带动,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打造“亿元镇”、“集群镇”、“特色镇”,构筑县乡联动、梯次发展的新格局。去年,青阳县乡镇经济呈现快速起跳的良好势头,崛起一批经济强镇(乡),全县11个乡镇有6个财政收入超过1000万元,其中超过3000万元的乡镇达到4个。
丁桥镇抢抓发展机遇,以建设铜陵“卫星城”为定位,沿103省道规划建设青铜工业走廊,积极打造“铜材深加工产业集群镇”。按照这一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提出“十一五”实现财政亿元镇的发展目标,并编制了铜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为了搭建对接平台,该镇相继启动和加快了马塘、洛平、永平和独龙四个工业集中区建设。目前,全镇拥有亿元铜加工企业4家,初步形成了一条冶铸、铜材加工、电线电缆相对完整的铜产业链条。去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其中铜材加工产值近1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70%以上,以铜材加工为主导的有色金属材料业,已成为丁桥镇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与丁桥相邻的木镇镇资源匮乏,但这个镇面对激烈的发展竞争不甘落后。经过多年努力,木镇已建有3个工业区,落户企业80多家,基本形成机械铸造和非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现有机械铸造类企业27家,其中13家为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涉及汽配、矿山机械、机床配件等,铸造件年生产能力可达5万吨,年产值超过4.5亿元。同时发展碳酸钙加工企业18家,其中包括英格瓷、香港华际、国风钙业等跨国公司投资的企业。去年,该镇引进规模项目20多个,协议引资15亿元。今年镇党委、政府提升标杆,力争通过主导产业的培育,进一步调整和壮大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倾力打造铸造产业集群镇,到“十一五”末,把木镇建成为皖江机械铸造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钙业基地。
2005年,酉华乡财政收入只有371.5万元,工业总产值仅7520万元。自从确定了培育省级非金属新材料专业特色乡镇的目标后,乡域经济出现跳跃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年该乡财政收入增加到1800万元,工业总产值超过4亿元。2008年,该乡紧抓建设市级工业集中区的机遇,规划建设总面积2.1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随着一批项目的投产达效,2008年该乡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成功实现百万到千万的“第一跳”。预计到“十一五”末,全乡可形成年生产120万吨氧化钙、40万吨轻钙、60万吨重钙、3万吨涂料和3万吨油墨的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钙业之乡”。届时,该乡财政收入将达到1亿元,实现财政收入“第二跳”。
最近三年,乔木乡财政收入也实现连年翻番,从2006年105万元到2009年的836万元,年均增长幅度高达100%。这个乡发展秘诀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该乡对当地塑料产业予以培育扶持,将小而散的塑料制品企业进行整合包装,初步建成金山工业集中区;依托新引进的金都矿业、恒基钙厂、石山粉业等规模企业,打造官塘非金属矿加工区;进一步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运输服务业、商贸业,沿318国道锻造乔木“第三产业”。新的发展局面打开后,该乡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保持30%的递增速度,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2.7%,初步摆脱了工业“短腿”的历史。
在新的一年里,青阳县将进一步加快县乡工业园区建设。县经济开发区全年建设投入不少于2亿元,侧重加快物流集散区和综合服务区建设,提升开发区配套功能。乡镇工业集中区将重点推进丁桥、酉华两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建设,确保形成500亩建成区、1平方公里框架区。同时坚持集群发展和错位发展,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各园区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取向,注重引进产业配套、产业延伸的大项目,在丁桥镇建设有色金属材料园,在木镇镇建设机械铸造园,在酉华乡建设非金属新材料园,在青阳开发区主园区(东河园)建设机械加工园,提升各园区经济贡献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柱)日前,市治超办公布了首批21家为超限超载车辆提供货源的企业名单,并视情况对违规企业采取了停产整顿和罚款等措施,这是今年池州市为进一步强化货源企业监管,首次公布为超限超载车辆...
青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青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