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池州新闻 > 正文

《法制日报》9月18日头版头条报道生态检察守护池州诗意山水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9-19 11:04   https://www.yybnet.net/

法制日报记者 李光明

池州是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境内长江干线航道162公里。今年3月,池州前江工业园发生固废倾倒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池州检察机关以雷霆之势冲在第一线,派员实地查看、跟踪监督相关案件查办,运用检察建议这一快捷的监督方式推动环境污染排查整治。

4月23日,贵池区检察院了解到某街道办事处限养区内有196户从事蛋鸭养殖的养殖户,棚舍及看护房面积25万多平方米,造成环境污染,影响近在咫尺的长江生态。

贵池区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对此限养区环境污染问题提出综合整治意见,对拆除地污染的治理修复、土地复垦等提出建议。很快,这个蛋鸭养殖集中地被拆除,土地复垦启动。

据统计,在池州两级检察机关近年来发出的55份诉前检察建议中,约有七成是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有关。

升金湖每年会有上百万只白头鹤、白额雁等候鸟在这里栖息越冬。升金湖有一个生态检察官工作室,检察官零距离参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

池州检察机关在各检察工作站均设有生态检察官工作室,倡导在林业、环保等部门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生态区域新设检察工作站和生态检察官工作室,延伸生态检察触角。 6月11日,池州市检察院河长制生态检察官工作室挂牌成立。

池州检察机关全面引入恢复性司法理念,教育引导和督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补植复绿”等方式恢复生态资源。

池州市检察院先后联合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出台《池州市涉林刑事案件 “补植复绿”实施办法(试行)》《池州市涉地(矿)刑事案件“土地复垦(矿山修复)”实施办法(试行)》等,促使涉生态资源类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方或有关资源主管部门达成资源修复补偿协议,对犯罪情节轻微并积极实施“补植复绿”等生态恢复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依法可不予羁押,检察机关依法可不予批捕、变更羁押强制措施或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法院可依法从轻判处,最大限度地恢复被破坏的生态资源,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挽救一个家庭,恢复一片生态。

守护好身边的山山水水,池州市检察机关探索形成的 “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基本定型,并取得显著成效。

新闻推荐

爱心人士返乡捐助贫困大学生梅街镇

贵池讯(通讯员谭志明)日前,贵池区梅街镇桃坡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石磊回乡探亲时,得知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志红在皖南医学院读...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法制日报》9月18日头版头条报道生态检察守护池州诗意山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