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池州新闻 > 正文

善心善行甘奉献古道热肠暖乡亲

来源:池州日报 2018-08-25 08:30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倪晓春

说起汪银玉,贵池区殷汇镇长庄村的村民都熟悉,他不仅是一名老文书,还是一名乡村入殓师,现在又是一名推进科学种田带领贫困户脱贫的带头人。因甘于奉献,乐于助人,他于2017年12月当选“池州好人”。

汪银玉在村里做了十几年的文书,他热心于村里的事务,村里有乡亲去世,他总是热心地张罗。2005年5月,村里有一名老人离世,可原来村里的入殓师年老体弱无法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老人的家人很着急,村里一时又找不到愿意做入殓师的。紧急时刻,为让老人入土为安,汪银玉站了出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义务帮老人办理好入殓,老人的家人对他十分感激。

这次尝试,让汪银玉走上了“入殓师”这个行当。从此以后,村里有乡亲去世,他都被请去办理入殓,从整理仪表、更换青衣,到入殓、火化或下葬,他都自己张罗。“都是乡亲父老,我只想让他们干干净净地走。”汪银玉的想法简单又朴素,带着这份浓浓的乡情,他在12年里义务送走了全村几十名乡亲,他的善行得到村民的称赞。

做乡村入殓师,义务包办全村的白事装殓,有时为了给乡亲帮忙,还耽误自家的农活,汪银玉的妻子一度对他颇有怨言。特别是2017年他家承包200多亩稻田后,田里的农活多,又要抢农时,有次汪银玉为了帮村里一名80多岁的老人装殓,顾不上收割田里成熟的稻子。稻子不及时收割,就有可能烂在田里,他向家人解释说:“家家都有老人,现在村子里在家的多是老弱病残,我不去帮忙料理后事,那是对老人的大不孝,稻子还是请人收吧。”听汪银玉这样一说,家人从心里理解了他的选择。

汪银玉的古道热肠,不仅体现在12年义务做入殓师上,还体现在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上。长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贫困户较多,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不少良田撂荒。看到满田的杂草,农民出身的汪银玉坐不住了,他想把这些良田流转过来,既能解决良田撂荒问题,又能解决村里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说干就干,57岁的汪银玉辞去了村里的文书工作,与妻子一起流转了400多亩撂荒田地,又添置了收割机、旋耕机等农机,采用全覆盖种植技术,对田地进行精耕细作。成了一名种植大户后,汪银玉的古道热肠一点也没有改变,他与村委会签订大户帮扶协议,主动帮扶带动齐根苗等20多户贫困户近30人劳动就业。村里低保贫困户桂香凤,丈夫去世多年,两个儿子一个肢体一级残疾瘫痪在床,一个上高中,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人需要赡养,仅靠几亩田地和一个老油坊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汪银玉成为种植大户后,桂香凤把几亩地流转给了汪银玉,既能得到流转土地的钱,还能在汪银玉的农场里打工赚钱。农闲时,桂香凤还能打理油坊,代做棒球,现在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好起来,今年就能脱贫了。

新闻推荐

排灌站施工结束破损路面无人修

“原先我们以为排灌站施工结束,损坏的路面会一并修好。可一两个月过去了,依然没有动静。”家住池州市豪斯杏园小区的李先生...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诗意平天湖2018-08-24 08:54
评论:(善心善行甘奉献古道热肠暖乡亲)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