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池州新闻 > 正文

种下“幸福树”走上脱贫路

来源:池州日报 2018-08-23 09:19   https://www.yybnet.net/

□ 记者 陆寒芳

8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贵池区牛头山镇牛头山村万嘉葡萄采摘园,园子的主人周中文正和工人将一串串刚摘下来的葡萄装箱。这些葡萄将从这里运出去,走进芜湖、安庆等地的批发市场。

大颗青色葡萄酸甜可口,小点的金黄葡萄吃完唇齿留香……正在记者采访时,市民许家伟刚从大棚中采摘出来,心满意足地拎着满满两袋葡萄,“这里的葡萄口味真不错!每年我都会来这里几次,采摘几斤回去。”

“2010年,我在安徽省考察时发现,不少地市市场上的葡萄大多是从浙江嘉兴那边运过来的。那我不如就在这边种葡萄,直接成为这些城市葡萄的供应地。至少比从浙江运来的成本要低吧。”周中文回忆当年创业初衷。

正是这样的打算,经过多方考察,周中文当年最终将种植基地选在了牛头山镇牛头山村,以每亩500元的价钱承包了50亩土地。“一开始是种植‘美人指\’品种,那时供不应求,市场非常好。”从2012年开始,周中文根据市场需要,又先后引进了阳光葡萄、醉金香、夏黑等品种。葡萄园的种植面积也扩大了130亩。

正是在周中文的带动下,葡萄种植成为牛头山村的一项重要特色产业。“目前,我们村的葡萄种植面积已有三四百亩,其他的种植户都是从周中文这里学完技术出去的。”牛头山村党委书记荣万友说。

葡萄树是牛头山村村民心中的“幸福树”,更是牛头山村贫困户心中的“脱贫树”。2014年以来,牛头山村以村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致富为目标,大力发展产业致富能手传帮带工作,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展带动全村贫困户增收致富。

在万嘉果园的种植大棚里,记者看到悬挂着10幅牌子,上面除标明了种植品种、采摘时间、果实特点外,还标有收益贫困户的照片和姓名。“这些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没有劳动力,我们实施产业扶贫资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项目,带动他们稳增收。万嘉果园从去年开始,每年要带动20户贫困户每户至少增收800元。”荣万友说,“村里另一家葡萄种植园近期也将签订协议,将带动1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而一些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则依托在葡萄园务工获取收入。今年55岁的黄云,因身有残疾,又一直独自生活,被列为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记者见到黄云时,他正一边麻利地敲着葡萄架驱赶鸟儿,一边给葡萄树修枝。这两年靠着在葡萄园长期务工,黄云每年有两万元的收入。目前,万嘉已吸收包括黄云在内的10名贫困户就业,户均增收3000余元。

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牛头山镇实施产业扶贫资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项目,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通过“入股分红”、解决就业等手段,整合镇域内土地、山地、林地、水面等资源,依托已建成的特色种养园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大力发展葡萄、水稻、香莲、龙虾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牛头山镇共实施了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投入财政资金共计110万元,直接带动14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收。”牛头山镇党委委员章勇说。

新闻推荐

池阳司法所成立婚姻家庭情感纠纷调解室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持续安全稳定

贵池讯(通讯员钱月红)贵池区池阳司法所在总结社区服刑人员婚姻家庭情感纠纷排查工作的基础上,于近日成立了“老钱”婚姻家庭...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种下“幸福树”走上脱贫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