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池州新闻 > 正文

文旅融合,靓了“杏花村”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8-10 10:16   https://www.yybnet.net/

池州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一景。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范克龙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一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让杏花村名扬天下,然而杏花村到底在哪?

“史料记载,杜牧曾任池州刺史,杏花村就在池州西郊至秋浦河之间,一直绵延至今。 ”8月8日,“大江奔流”报道组走进池州杏花村,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华向报道组讲述了一段公案。 2001年,池州杏花村正式申请“杏花村”旅游服务类商标注册,遭到外省某地反对,双方多次公堂对质,2010年10月1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杏花村”旅游服务商标最终花落池州。

10年诉讼让池州人意识到 “杏花村”这个文化品牌的含金量,更加珍惜这块金字招牌。 “优秀的文化品牌就是优质的旅游资源,不能让它仅仅躺在纸上,关键是如何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把文化资源转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张华说。

围绕放大优质文化资源传播面和影响力,池州市开展了对优质文化资源的旅游化改造。2012年3月,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意见,拉开了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建设序幕。根据规划,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总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分为民宿体验区、田园观光区和山水度假区3个区。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吸引6家企业入驻。

徜徉在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山水相连,风景秀丽,水塘边荷叶迎风招展,湿地上三五只牛背鹭栖息觅食,一派田园风光。 “在35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水域面积13.76平方公里,湿地面积18.89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90%,维管植物114科,脊椎动物35目84科,生态本底优良。 ”张华介绍,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旅游区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计划建设梅州晓雪、唐茶村落等古杏花村十二景,打造了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目前,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发展势头良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自2015年10月开放以来,已经陆续接待游客26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亿元。

吸引来游客,怎么留住人,是旅游区下一步重点考虑的问题。 “让游客流连忘返,来了还愿意住下来,不仅需要完善吃、住、行等配套服务,还需要在游、娱、购上下功夫,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张华认为。

浙江凌飞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杏花村“梅州晓雪”景区项目,企业负责人陈志方介绍,企业围绕杏花村十二景之一的“梅州晓雪”,重点打造“梅”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园区共种植各类梅花137个品种,4000多株。

“梅花花期短,只有两个月观赏期,如果想留住游客,必须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陈志方介绍,企业同时依托景区开展亲子游、夏令营、研学游活动。 “贵池人黄观是明朝时期的著名人物,乡试会试殿试连中三元,是当时第一‘考神\’。围绕着‘考神\’的故事,我们修建了黄观纪念馆,把黄观手迹拓到折扇上,开发了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学子游学参观。 ”

杏花村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只是池州市推进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池州市全面实施“旅游兴市”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今年上半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3373.82万人次,同比增长10.03%,实现旅游总收入355.9亿元,同比增长10.14%。

在池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强看来,池州是国家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60%,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资源丰富,却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不仅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散乱,而且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不够健全,制约了旅游产业发展。

“未来做好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需要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发出更多优秀的文化旅游产品。 ”王强介绍,下一步池州将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变。计划推出秋浦河山水揽胜之旅、九华养生健康之旅、尧舜圣境探寻之旅、清溪河诗画田园之旅、皖南最美风景道之旅等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包括贵池元四章村章氏宗祠、刘街的南山刘氏家风馆、东至的周氏家风馆等在内的70多个乡村旅游点串点成线,打造了乡村田园风光。

“今年游客接待量目标是6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2亿元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让旅游业真正成为支撑池州绿色发展的主导产业。 ”王强说。

新闻推荐

贵池开展流通领域电动车专项整治

本报讯(记者何霞)对于不少池城人来说,电动自行车是必备的代步工具。为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和质量监管,防范因...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旅融合,靓了“杏花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