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倪晓春
每当夜幕降临,白石村内华灯齐放,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休闲广场,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唱起悠扬的黄梅戏,白石古村成为欢乐的海洋……11月25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坐落在东至县张溪镇的北部千年古村。
据史料记载,白石村建村已愈千年,而从元朝末年起,张氏先祖来此定居、创业、繁衍子孙已达650余年,历经26代,据考证是目前所知的池州境内汉初谋臣张良后裔聚族而居的唯一古村落。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峰告诉记者,白石村是个千年古村落,人口居住集中。2002年移民建镇,使老村落受损严重,村民居住环境极差。2014年,该村被批准为县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县财政局拨款205万元,党员、干部、村民和社会团体捐资20余万元;2017年该村又被确立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获得省级财政拨款303万元,县财政平台招标款102万元,2017年县财政“一事一议”7.6万元,并通过“一事一议”村民捐资30余万元……村里利用这些资金及村民投工投劳,按照项目规划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变村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张文峰回忆说,那段时间,村两委一班人和党员干部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积极带头,拆除自家的老旧建筑。一个月内,按照项目规划共拆除20间200多平方米的破旧房屋、猪栏、茅厕;对农户家的农具、杂物、柴草、废砖瓦要求统一摆放;对沟渠内的淤泥和农户庭院内的垃圾以及道路障碍物进行全面清理;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力度,硬化水泥路面、将各户道路全部贯通,建设为民服务大厅,修建农民体闲广场,新建停车场、公厕,制作文化墙等;改造旱厕,安装自来水、路灯,村庄道路及广场全部亮化,道路两边及房前屋后全部硬化与绿化,垃圾处理采取“PPP”模式,村庄得到有效净化;建立长效管理养护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等。同时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制定了白石村“清洁家园”村民公约,定期开展“道德家庭”“美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的评选活动,引导村民改变生活陋习,自觉爱护环境,自觉形成遵纪守法,崇德向上的好风尚。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经过县、省两级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如今,这座升金湖畔千年的古村落已重现昔日的风采,村庄整洁,村容亮丽,处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九弄十三巷”整修一新,每一弄有每一弄的名字,每一巷有每一巷的故事,村民们常穿行在古巷弄中感受白石悠远的历史:“七井塘”边,十六个象征着古村落昔日辉煌的大旗鼓有序摆放,塘水碧波荡漾,四周花草葳蕤,人们徜徉其中,赏景谈心神情愉悦;古井老屋修旧如旧,让人重拾远去的乡愁;宽敞的村道,如茵的绿地,深深地吸引着过往行人;家规家训,乡规民约,随处可见,时刻警醒人们,莫忘传统,立德立身;古往先贤,身边好人,历历在目,使人们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优美的宜居环境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也让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玩牌的人少了,讲卫生爱整洁、关心村里事的人多了。”张文峰表示,下一步,该村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巩固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狠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统一规划500亩集体林场,发展樒树种植,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根据环保要求,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带动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东宣)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顺应广大农户要求,东至县特色农业保险再添油茶、黄精、菊花、牡丹、栀子五...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