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东至新闻 > 正文

东至梅公亭的前世今生

来源:江淮时报 2018-08-17 11:40   https://www.yybnet.net/

□张峪铭

东至县有一座千年古城。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曾在此任过五年县令,其清正廉明,施以惠政,建德(今东至县)人为纪念他,将所在的县治名称改为“梅城”。现为尧渡镇治下的一个村。

《至德县志》记载:梅尧臣北宋景佑元年到五年(1034-1038)任建德县令,居官清廉正直。他在任时,深入官港地区(宋时属浮梁县)考察茶叶的生长气候、采摘、制作的全过程,后作《南有嘉茗赋》,自称“采茶官”。他在赋中写了东至茶的品类,如“雀舌露”“鸟喙长”“枪旗耸”“嫩茎茂”,也写了茶之功效,更写了茶农生活的艰辛。 “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取之由一叶而至一掬,输之若百谷之赴巨溟。 ”正因为他对百姓有悲悯之心,东至人在其去官后,将县城更名为梅城而纪念他。后又在梅城后面的白象山半坡上建起了一座亭子,曰:“梅公亭”,再慰景仰之情。

自此白象山的名字逐渐被人们淡忘,若前往白象山,只说登临“梅公亭”了。

梅公亭几经兴废,今只剩遗址。元代,吴师道任建德县令,他崇敬梅尧臣,至正二年(1342),在其址重新修建了梅公亭,有“半在山林”额,并作《梅公亭记》,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明正德十五年知县言震、清康熙十年知县喻成龙和四十一年乡人又相继三次重建梅公亭,直到民国七年,县长王人鹏再次重修,并作文摹勒于亭基岩壁上。其文曰:“一亭缥缈临秋浦,两岸波涛送晚潮”,此为王人鹏于梦中得的佳句。亭子在文革中被毁,不过在王人鹏的回忆文章中,我们眼前依稀看到亭子的模样:“亭,砖木结构,呈长方形,画栋雕梁,为楼阁式建筑,面筒形黑色陶瓦,四角飞翘,周植古松翠竹,景色宜人。 ”

在修建梅公亭时,还请了晚清致仕在家的周馥写了《梅公亭记事碑》,碑体硕大,残破于斯,其内容无非是写重修梅公亭的前因后果。其中有一段记载特别有趣:为了让梅公亭不再被毁,决定将旁边废弃的公田开发,请个人以此为生而保护此亭。有一囚徒叫李长生的,即将刑满释放,这人特别孝顺,在牢中省下牢饭赡养老娘。于是王人鹏想让此人守护梅公亭。李长生又是李陶山唯一的后人,而李陶山曾任江西巡抚,明朝嘉靖隆庆年间有“四君子”的称号,是个清正廉洁的君子。周馥在碑文中对王人鹏此举大加推崇,认为此举有“三善”——其一是崇尚先贤、兴复善政;二是施人恩惠、帮人新生;三是垦荒为田、激励风行。

本县士绅、前交通总长许世英也对重修梅公亭大为赞赏,还资助了五十元,周馥家也出资一百元。碑文落款:清授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邑人周馥。

现梅公亭遗址为东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6家企业参展省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大赛

本报讯(通讯员旅宣)8月8日至9日,由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安徽省旅游商品研发设计大赛在池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展...

东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妈妈,我爱您2018-08-13 15:22
猜你喜欢:
评论:(东至梅公亭的前世今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