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徐玉松
春节将至,手机拍照成为大家过年必不可少的事。然而,像华为、苹果、三星等大牌手机的摄像头,竟是由来自东至县洋湖镇珠虹村的“模具大王”汪正国研发制造的模具生产出来的。
汪正国的凯融科技公司坐落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上角社区的一家大型工业园内。在凯融科技的标准化厂房里,高科技仪器不停的运转着,各条生产线都是满负荷生产,员工们正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公司的展厅里,摆满了各种模具专利技术证书及各式各样的模具模型。汪正国操着带有浓厚东至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他的目标就是把凯融科技打造成世界领先的光学产品制造商。因为这个目标,汪正国与公司的200多名员工们携手奋进,一路同行。
汪正国于1971年出生于洋湖镇珠虹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穷苦,16岁初中毕业后,他就和村里许多同龄人一样,学门手艺养家糊口娶媳妇。吃苦耐劳、手脚麻利的他很快就成了当地有名的砖匠。
时间来到20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潮席卷全国。看到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挣了钱,村里的新楼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帮别人盖了12年房子的汪正国思想受到了冲击。1999年春节后,汪正国在亲戚朋友的带领下告别父母妻儿,来到东莞开启了他逐梦的人生旅途。
1999年到2001年的三年时间里,初入模具行业的汪正国在东莞厚街的一家鞋模厂做工,也正是这三年的时间让汪正国掌握了模具制作的关键技术,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人脉。2001年下半年,汪正国告别打工生涯,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鞋模加工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4年汪正国成立鑫旺模具公司,2006年升级为凯旺模具公司,2013年成立东莞市凯融塑胶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自我价值,共同创造新生活”是凯融科技的核心价值观。公司的每一位员工,汪正国都亲切的喊他们一声老板。汪正国告诉我们,在他的心里,公司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凯融科技的老板,没有员工的共同努力就没有凯融科技的今天。怀着感恩的心,汪正国事事都为员工着想,为员工谋福利,员工们也真正的把凯融科技当做自己的“家”了。
2017年6月18号凯融科技公司迎来了它的4周岁生日。这一天,对于“凯融人”来说格外的忙碌,也格外的兴奋。当晚举行的庆祝晚会十分热闹,一个个精彩节目都是“凯融人”利用休息时间策划、排练、演出的。一年一次的员工购房、购车福利也在周年庆上一一兑现给大家了。
凯融科技公司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研发创新,提高科技水平和产品精度,在发展夯实光学模具制造的同时,积极将触角延伸到世界尖端的非标光学产品上,现已成为华为、苹果、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供应链中的佼佼者。汪正国说:“国内同类型的模具最好的精度都是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而凯融科技所生产的光学产品模具做到了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也就是纳米技术,在全国民企是第一家。”截至目前,凯融科技共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申报的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汪正国也真正的从一名乡村泥瓦匠成长为光学模具大王。
据了解,2016年,凯融科技公司年产值8000万元,预计2017年将达1.2—1.5亿元。汪正国说,家乡在模具制造方面产业链及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等时机成熟,他希望把模具产业带回家乡,带动更多人致富,带动家乡发展。
从一名穷苦的乡村泥瓦匠成长蜕变成一位成功的光学模具大王。一路走来,汪正国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风雨。在坎坷和风雨中,他的脚踏实地,谦逊善良,勤奋执着,锲而不舍成就了东莞市凯融塑胶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如今的灿烂与辉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赵世纪)日前,东流老闸重建改造及上、下游河道清淤疏通治理工程,已通过质检部门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后,将促使其非汛期排涝能力由以前不足10年一遇提升到20年一遇。东流老闸,始建于上世纪七...
东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