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徐玉松)日前,《扁担洲》微电影剧本研讨会在胜利镇江心村举行,吸引了来自县内外30余位领导、专家及文学爱好者参会。该剧本是我县邀请剧作家深入江心村蹲点体验完成,以回汉青年婚姻为主线,采取倒叙的方式,生动呈现了党的基层干部对促进民族融合工作的重视。撰写此剧本,旨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江心村落地生根。
江心村地处胜利镇西北部,成洲约300年。现有10个村民组,1500多人,其中回民占比83%,是皖南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2017年3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素有江南回民第一村之美誉。
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和市委宣传部部署安排,为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融合,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充分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纽带作用,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胜利镇江心村落地生根试点,积累经验逐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出台方案。在多次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东至县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座谈会进行座谈并反复修改,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后上报市委宣传部,同时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试点工作。
驻点调研。为更好的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寻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切入点,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主要负责人驻村调研,夜间走访回民,并与镇村干部深入探讨民族文化园规划设计方案。
实地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人员深入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相关工作经验。
建设文化园。依托特色村寨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村情实际,通过整村规划建设,打造民族融合文化园,将文化园建设成为展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融合的殿堂:完善陀螺训练基地。
建设核心价值观广场,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规划建设文化广场,不定期组织模范人物事迹展、美丽家园摄影展等主题展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融入到文化广场的每个角落和人们休闲娱乐的过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打造五大功能区展厅,包括村情村史展示区、民俗文化展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文明江心展厅、农耕文化展示厅等,将江心村回民同胞的历史、红色革命史、重大发展事件、先进事迹、好人事迹、文明家庭等软件资料集中进行展示,收集上世纪农耕用的板车、滚子车、水车、水井等传统器具,进行江心村农耕文化器具陈列展览。
深挖民族文化内涵,重点谋划主题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回族特有节日,依托回族节庆文化,举行节日庆典,将升国旗、唱国歌仪式纳入庆典内容,增强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情怀。深化“我们的家训”主题活动,开展晒家训、讲家训、传家训、立家训等活动,推动优秀传统家训传承与发展。深化“身边的好人”主题活动,结合“池州好人”、“最美池州人”评选活动,广泛发动村民开展关爱邻里、清洁家园、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化“舌尖上的江心”主题活动,组建一支专业的厨娘队伍,摸索烹饪原汁原味的回民美食,结合节日庆典,举办清真美食节、“食说我们的价值观”主题烹饪大赛等活动,打造“舌尖上的江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唐金法)近日,由安徽省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东至县人民法院联合摄制的微电影《信守十年》在腾讯视频网、中国法院网等上线。本片根据一起真实的保险纠纷案件改编而成。法官周尧下乡普法...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