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六年,全市法院在市委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监督,市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司法改革,努力打造过硬队伍,着力服务中心大局,忠实履行法定职责,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完成审判执行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履行审判职能 维护司法公正
六年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91419件,结案88201件,年均分别增长16.8%和15.6%,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8%,一审服判率91.1%。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案件7844件,结案7523件,年均分别增长16.8%和15.3%。
惩治预防刑事犯罪,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坚决打击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加强社会治理,坚决遏制毒品等犯罪蔓延;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污染环境等犯罪的惩治力度;严惩职务犯罪;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依法保障被告人、被害人各项诉讼权利;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认真执行“少杀慎杀”原则;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稳妥调处民商纠纷,平等维护各方权益。全市法院共审结民商事案件56935件。审结买卖合同、借款合同、婚姻家庭、人身损害赔偿等案件39000余件,审结房地产纠纷、物业服务纠纷案件2290件,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440件,审结涉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民生维权案件2200余件,审结涉众群体性案件765件。准确把握“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调解、撤诉结案28334件。
依法审理行政案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依法监督行政执法行为;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实行多元协调处理机制,保证重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严格审查非诉执行案件;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依法治市,促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逐年提升,有效促进依法行政。
全力破解执行难题,依法保障胜诉权益。深入开展清理执行积案、反规避执行、涉民生案件、涉特殊主体等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严厉打击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犯罪、反规避执行行为了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
服务发展大局 践行司法为民
创新工作机制,服务五大发展。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加大侵权损害赔偿力度。针对经济下行压力,慎用查封、冻结等强制措施,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盘活资产,保护债权人利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补植复绿等新型责任承担方式,服务保障绿色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保障诉讼权利。加强诉讼服务硬件建设。市中院新审判法庭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贵池区法院、东至县法院新审判综合楼全面建成,完成16个人民法庭新建、改建、扩建任务。加强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升级两级法院6个诉讼服务中心、18个便民诉讼服务站和126个便民诉讼服务点,市县镇村“四级”诉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心“一站式”服务与站点“便捷式”服务有效衔接。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度。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能当场登记立案的当场立案,需要补充材料的一次性告知。
创新为民举措,回应司法需求。加强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沟通联动,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汇集社会资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两级法院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585件。
推进司法改革 提升司法公信
立足员额制改革,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公正遴选员额法官。2016年,通过“考试+考核”的方式,择优遴选首批员额法官151名。入额院庭长办案常态化。2017年,入额院庭长共办结案件12256件,占比63.2%,人均办结案件99.6件。加强审判辅助队伍建设。从未入额人员中转任、选任法官助理,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招录司法雇员。
改革审判组织架构,落实司法责任制。构建新型审判团队。以法官为核心,按照“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办案模式打造审判团队,实现审判职能分工由业务庭向合议制转化。审判团队实行扁平化管理,全面推行裁判文书合议庭或独任法官签发制。建立审判权运行新机制。明晰审判权、审判监督权、审判管理权之间的界线,确保各项权力有序行使。积极推进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
完善审判体制机制,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突出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组织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出庭,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促进庭审实质化。善繁简分流机制,实现简案快审快结。
坚持从严治院 打造过硬队伍
坚持思想引领,强化政治定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强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把学习教育与人民法院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以学习教育促进执法办案、助推司法改革、强化作风建设。积极营造创先争优、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坚持挺纪在前,持续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内部监督,加强对本院机关和5个基层法院的监督检查。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加大纪律审查和反腐惩治力度。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司法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坚定法治信仰,着力建设高素质审判队伍。加强对基层法院条线业务指导,开展金融借款、交通肇事等类案专题研讨,持续开展精品庭审、精品文书、精品案件“三精评选”活动,提升审判能力。
坚持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增强依法接受监督的意识,积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向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各专项工作。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评查案件。依法接受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扩大人民陪审员选任范围。
突出特色建院 实现跨越发展
建设智慧法院。推广使用法官掌上移动办案APP,建成数字化科技法庭54个,远程视频提讯室、接访室10个,庭审、提讯过程同步录音录像,实行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推行裁判文书网上签发,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依托安徽法院诉讼服务网,搭建在线预立案、在线调解等诉讼服务平台。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推进档案数字化管理,推行“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建设书香法院。与安徽师范大学、池州学院等开展“院校合作”,促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优势互补;与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联合举办高端论坛,为深化司法改革与诉讼制度完善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开展荣誉室、陈列室、廉政室、图书室和健身室等“五室”建设,与市图书馆合作共建“法治书苑”。丰富干警文化生活,成功承办安徽法院男子健身走比赛,举办全市法院单项体育运动会文体活动。
建设阳光法院。强化监督制约,以公开促公正。加强案件流程管理和节点控制,做到从立案到归档全程网络监控。大力推进庭审直播,全面建成执行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全市两级法院全部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积极开展网络司法拍卖。将符合上网条件的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予以公布让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
新闻推荐
东至讯(通讯员昌义长生)今年70多岁的李继凡是东至县张溪镇坦埠村的一位退休老村干,上世纪7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40多年的党龄。作为一名老党员,李继凡始终把给群众办实事摆在首要位置。坦埠村...
东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