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邓柱/文 左泽川/图
“以机构为支撑,智慧医养为依托,全县敬老养老机构、社区、居民家庭为落脚点,让养老事业引领健康产业……”12月11日,谈起医养结合实践情况,东至县中医院负责人滔滔不绝。作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2016年,池州市在全省率先选择东至县中医院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成立了这个老年养护中心,不仅有专业医生对每一位住养老人作健康评估,还有20多名医护人员根据评估结果对老人们进行不同级别的健康管理。
党的十九大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据统计,2016年池州市现有60周岁以上人口28.4万人,占常住人口144.3万的19.7%;70周岁以上人口12.2万人,80周岁以上人口3.5万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扩大,养老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大,而供给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未得到明显改善,养老社会服务特别是长期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东至县中医院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整合现有的医疗、康复、护理等资源,成立“养老为主、医疗为辅、医养结合”的老年养护中心,为池州市探索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联结合、养医签约、居家巡诊、两院一体“医养结合六种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院、青阳县人民医院、青阳县中医院、石台县中医院等公立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划医养结合项目。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池州市构建“四个一”(一个工作团队推进、一个实施意见保障、一个发展规划引领、一个产业基金支撑)的推进机制,出台了《池州市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发展大建康产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池州市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方案》,设立了中安(池州)健康养老服务产业投资基金,有力保障了医养结合试点各项任务的落实。
市人民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市第二人民医院加强了康复中心建设;全市一级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均能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老年人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市23家15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全部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全市养老机构设置医务室总的比例达到54.17%,列入今年计划在建的有18家,其中14家已基本完成房屋改造和设备采购,养中有医模式初具规模。 (下转A2版)
(上接A1版)其余养老机构均与当地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全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5%以上,其中60周岁以上计生特困家庭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100%。普遍开展了居家老年人的巡诊服务等延伸性医疗服务。探索建立“互联网+医疗+养老”等创新型医养结合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示范点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援通智慧养老项目积极推进,借助于社区网格化建设平台,打造“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互联网+养老”相关服务,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医养结合产业项目建设有明显进展。九华山健康文化园已成功申报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九华山健康产业园被批准为第二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东至县中医院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取得较好社会效益;一期投资3.2亿元的茶溪小镇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已建成运营,总投资5000万元的青阳县城西医院老年养护中心项目建成运营;总投资5亿元的东至至德医院及至德颐养院项目,总投资5.2亿元的慢生活庄园养生养老健康产业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安徽蓬莱颐养中心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水云涧医养度假山庄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朱备禅修小镇项目等5个医养结合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仙寓山富硒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完成一期建设;总投资4亿元池州市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区中医健康养护中心项目,投资6600余万元的石台县中医院老年病诊疗中心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计划年内开工;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医养结合产业的池州亿利聚康大健康产业小镇项目已完成签约,计划年内开工;总投资5亿元的瑞泉健康管理项目正式落地,市老年养护中心项目积极推进。
10月12日,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率国家医养结合联合调研组来池州市调研,充分肯定了池州市积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果,认为池州市重视程度高、措施实、有亮点、成效显,立足池州生态优势,大胆探索、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符合实际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路径。
新闻推荐
东至县胜利镇中心小学402班章琳娜指导老师:高华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们来到了电影院,我和妹妹都想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爸爸妈妈愉快地答应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马...
东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