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秦峰
现在正值暑假,可有不少中小学生离开了课堂却拿起了手机玩游戏,沉迷的程度让家长非常头疼。记者日前采访了城区几所中小学的学生发现,近七成的中小学生都有玩手机游戏的经历。对此,池州市妇联家庭教育工作室主任张雪晴建议,家长应该少责备孩子爱玩游戏,多自我检讨是否用了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
中学生偷手机电脑
居然向警察讨要微信红包
前不久,东至公安局花园派出所接到两起报警,称各自存放在办公桌抽屉内的一部手机和一部平板电脑被盗。
民警随后及时对现场进行勘查、走访调查。因现场区域及周边没有视频监控,给案件侦破带来一定的困难。正当办案民警愁眉不展之时,手机被盗报警人反馈一条信息,说她打通了自己 的手机号码,对方不透露自己的姓名,说手机号码是他自己前年就办的,并且还注册了微信。民警立即到通信部门调查,根据受害人提供的微信号“神一般的存在”添加对方为好友。出乎意 料,对方接收了邀请,并向民警讨要40元微信红包。民警边发给他红包边聊天进行试探,在对话中对方始终不透露自己的身份,随后他又向民警讨要20元红包,或者买Q币也行。民警叫他把QQ号发过来,过了一会对方真的发了一虚名QQ号。民警通过QQ内的照片结合微信聊天过程锁定对方是一名在校中学生。
这位学生告诉警察自己沉迷网络,而自己手头又不宽裕。分别于今年2月24日、25日溜门入室和翻窗入室的两起盗窃事实。并交出了随身携带的手机和平板电脑。
从警方的案件统计看,不仅仅中小学生控制不住网游的诱惑,成年人也经常痴迷并深陷其中。前不久,东至县一位90后小伙子黄某因为无钱充值及购买游戏道具,竟利用自己公司销售系统操作员的职务便利,私自截留公司货款382.2万元。还好,父亲心疼儿子,替他偿还了这笔巨款,减轻了黄某的一些罪责。黄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七成学生有玩“手游”经历
男生网络依赖程度高于女生
小顾是一个16岁的少年,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正在池州市某中学读高二。小顾的中考成绩还算不错,虽然他初三时就开始迷恋网游,但当时父母没有对孩子的变化过多注意,只是让他不要影 响学习和生活。可是,小顾升入高中后,对网游的痴迷程度变本加厉,几乎每天都要上网打游戏,有时一天要用七八个小时玩游戏。
因为痴迷网游,小顾的成绩急剧下滑,学校老师给家长打来电话,反映小顾的学习情况。家长劝说无效,只好将小顾送进了六安毛坦厂中学。
据介绍,网络依赖是一种介于正常状态和网络成瘾之间的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在一定 的外界条件刺激下,网络依赖者有可能发展成为网络成瘾者。
记者了解到,对待网游,多数学生还是能够理性对待的,学校里大约有七成的孩子有玩手游的经历,约二成的孩子有些沉迷。并且,男生网络依赖要远高于女生。有少数学生因为玩游戏与老师、家长顶嘴,甚至逃学、离家出走。“这样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平时家长工作忙,长期缺少陪伴,缺少关怀,缺少交流,他们就会很容易沉浸到游戏里。”城区某中学的徐老师表示。
关心+尊重
堵疏结合帮助孩子戒网瘾
事实上,当下孩子和各种各样电子设备打交道不可避免,那么如果孩子痴迷电子游戏,家长怎么办?池州市妇联家庭教育工作室主任张雪晴的观点是四个字——堵不如疏。家长不能急躁和过 度责怪孩子,并尝试做一些改变和应对措施。
张雪晴表示,家长对待孩子沉迷游戏,不能“堵”,而需要“疏”。“如果家长强行没收手机、电脑,可能适得其反,甚至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她建议,家长不妨有时间一起玩孩子喜欢的游戏,这能更深入了解孩子痴迷游戏的真正原因。“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陪伴、关爱,孩子就不会把家长作为对立面,会主动交流沟通。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时,能起到监督引导作用,对于涉黄涉暴的内容及时制止,教会孩子区分善恶美丑,并且要教孩子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
张雪晴称,要真正将孩子从游戏中拉出来,还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现在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成绩,报了各种辅导班,但如果家长能真正关心孩子喜欢什么,尊重孩子的选择,报一些孩子喜欢上的兴趣班,那就可以大大减少孩子对于游戏的依赖。同时,带孩子多外出旅行、参观博物馆、进行户外运动,充实孩子的休息时间。”她建议,可以采取限制游戏时间,来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新闻推荐
□记者姚大盛“一桌菜最多9个,白酒每瓶不超过150元,甲鱼野味等高档菜品不上桌”,今年3月,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红白理事协会在当地提出这个“限菜令”的倡议,为的是转变当地村民在操办红白事时铺张浪费...
东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