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明智
多年来,池州市将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发展之基,一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锐意探索。在年初召开的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东至代表团朱青苗等代表提出《关于升金湖湿地生态保护的议案》,直指升金湖生态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引起关注,成为大会的“1号议案”并交由市政府办理。
升金湖自然保护区始建于年,总面积万亩,其中湿地面积万亩,是安徽省唯一以珍稀越冬水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享有“中国鹤湖”、“鸿雁之乡”等美誉。保护区内动植物物种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有水生植物种、兽类种、两栖爬行类种、鱼类种、鸟类种。每年到升金湖越冬的水鸟数量在万只左右,是亚太地区最主要的鹤类、鹳类、雁鸭类候鸟栖息地之一,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东方白鹳、鸿雁和白头鹤的主要越冬地。“近年来池州市在升金湖生态保护和管理方面作了尝试、改进,取得不错成效,但保护区目前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补偿机制不完善、偷捕现象屡禁不止。在同其他人大代表深入走访调研后,我们在大会上提出议案,建议加强升金湖生态保护和管理,控制保护区养殖活动、适时退耕还湖,合理调控水位,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市人大代表朱青苗说道。
在接到1号议案办理任务后,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长任主任,市政府相关部门和贵池区、东至县政府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升金湖保护管理工作,并建立了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将原隶属市农委的升金湖渔政监督管理站撤销,相关人员及职能划入升金湖保护区管理局,配备引进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强化了监管力量。“联合执法机制运行以来,共查处非法围垦案件3起、非法经营案件1起,起到了较好的震慑作用。”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念念介绍道。
强化本地调查,夯实工作基础。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保护区和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市政府要求贵池区、东至县政府及相关单位,对升金湖周边种植养殖、渔民、人口与耕地、土地利用、矿产开发、旅游开发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同时,积极与省内高校加强合作,完成了升金湖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数量、致危因素和发展趋势摸底调查工作,这些第一手资料为保护区的规划设计、资源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以及项目建设提供了依据。
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管理。为提高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市政府将《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列入今年的部门规章制定计划。市林业局、市政府法制办和升金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赴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自然保护区“一区一法”工作进行考察,学习借鉴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立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目前保护区管理办法正在起草中,出台后将为加强升金湖保护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实施生态补偿,加大监管力度。市政府专门召开升金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在不改变升金湖东至县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范围和用途的前提下,将升金湖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中的农作物损失补偿资金用于保护区及其外围1公里范围内土地流转补偿,引导易受候鸟侵害的耕地区域的土地承包经营者主动退田还湖、退耕还湿和退渔还湿,增加候鸟觅食空间。东至县政府还在县域辖区内划定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将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划定为禁养区,减少人为破坏水质环境的行为。同时,严禁在湖区围湖造田、在保护区核心区耕作,并对在湖区湿地和周边山场上实施人为破坏和开山采石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管理。自去年以来,升金湖保护区管理局先后在杨鹅头、舌甘、三千亩、燕窝等一些重点区域实施生态修复,种植芡实、苦草等湿地植物,恢复水生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现种植面积已达公顷。另外,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先后组织开展“雷霆“、“天网”等一系列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建立巡护保护管理制度,为升金湖野生动植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据了解,今年来保护区越冬的候鸟比往年增加了3万多只,这说明升金湖生态保护和管理收到成效,我们对议案办理情况相当满意。”朱青苗表示。
下一步,市政府将继续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保护方针,围绕加强宣传、管理、执法、投入等方面,积极向湖区群众开展宣传活动,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建立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长效机制,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升金湖湿地生态保护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
新闻推荐
合肥市卫计委原主任张晓庆今日受审涉嫌受贿80万人民币5万美元 帮医药器械公司谋利
涉嫌受贿80万人民币5万美元 帮医药器械公司谋利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