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闻 青阳新闻 石台新闻 东至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池州市 > 东至新闻 > 正文

记者金立平这次我家的杏鲍菇能获得中国绿色食品

来源:池州日报 2014-11-27 23:5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金立平)“这次我家的杏鲍菇能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主要是我儿子的功劳。”11月23日上午,在安徽兴农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立争当着记者的面一个劲地夸起他的儿子曹东华。

“我为什么要夸儿子?因为我种了一辈子香菇,可还是靠天收。而我儿子却研发出一套智控系统,自动设置食用菌生长环境,根本不用担心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曹立争说“子超父业”,他“输”得高兴!

其实,曹立争自己就是一个大能人,在东至县被誉为“曹菌王”。早在30年前,他就开始种植食用菌,如今已在尧渡镇查桥村的一处荒山坡上建起一座大型食用菌种植基地,年产鲜菇逾400万公斤。种菇是一门难度极高的技术活,就是曹立争这样一位有名的“土专家”,凭经验种菇,碰上年成不好,还是有“失算”的时候。

前年,为提高鲜菇的质量和产量,父亲曹立争花高价从浙江购进一套设备,并高薪聘请一位广东育菌专家来指导,但是由于皖南与沿海气候环境差别较大,最终没能达到预期成效。曹东华急父亲之所急,放弃大学毕业去上海工作的机会,回到家自主研发种菇新技术。

在对菌种生长发育长期观察的基础上,曹东华运用物联网知识酝酿发明,在历经一年时间的反复试验后,终于研制出一套操作简便的智能环控系统:通过安装在各菇棚的传感器,将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传到后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后再进行比对、选取,最后设定出有利于菌种生长发育的最优数据。使用这套系统,点点鼠标就能在“云端”干好种菌活。

近年来,随着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种菇利润越来越少。曹东华说服父亲把现有基地打造成推广新技术生产鲜菇的样板展示基地,公司今后就不以卖商品菇为主了,而是转型升级到以卖产菇设备和技术为主。目前,已有十余家公司上门求购新设备和新技术。

曹立争对“85后”儿子的创业前景甚是看好。他算了这样一笔账:自己种杏鲍菇一年仅约盈利100万元,还抵不上儿子卖出三套设备加上技术转让的打捆利润。

新闻推荐

记者唐国安往昔水上漂泊生活少人问津今朝岸边定

本报讯(记者唐国安)“往昔水上漂泊生活少人问津,今朝岸边定居渔家安享太平。”12月29日上午,渔民上岸安居工程东至县张溪镇白石村新榨安置点和贵池区唐田镇沙山村团名山安置...

东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记者金立平这次我家的杏鲍菇能获得中国绿色食品)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